临窗看景

9158APP 481 0

临窗看景

  整理一下上网一年的心情:)

  去年国庆节,搬入新家,房子不大(相对而言),和原来的面积差不多,但多了一间房子,成了三室一厅,就能腾出一间做书房。买了一台电脑,增安了一部专线电话,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网民。

  上网却不知道干什么,看新闻嘛,说实在话,网上的新闻和传统媒体上的新闻差不多,都没什么可看的,下围棋打桥牌总也不能没个够,刚好看到一本小杂志《网友》,知道有个叫瑞得的网站,可以聊天,于是就想注册了个名字,进去说话了。

  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手头正有一首刚写的七绝,就用了里面的一句,“此去三江均有月”,取名三江有月,上得网来。

  在聊天室里,只知道在做些打油诗,后来几位朋友带我转了一些地方,知道有BBS一说。

  去年的12月3日,我的一位朋友去美国工作,临行聚会,席间,众人推选我这久负盛名的“才子”即席吟诗,我欣然从命。回来后就顺手贴在新浪艺术论坛,开始了BBS生涯。想来好笑的事情是,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居然忘了粘,成了个折腰体,后来很久都没有注意到,这也该是天天讲格律的三江应得的报应吧:))

  在新浪艺术论坛里,我喜欢上了和朋友们的交流,慢慢交了许多亦师亦友的朋友,比如链子、鸟、桌子、林禹、新绿、见到、孤松、小冷、晕眩、笨笨等等(此处省略人名3000位)。

  在几个好朋友的鼓励下,我作了这艺坛的斑竹,许久以来,一直用心的作着,好坏姑且不论,但回想这段日子,自己认为尽心尽力了,也得到了许多快乐。

  慢慢随着艺坛古体实力的提高,特别是侠少、挺且直二位在侠客岛和艺坛之间串门,艺坛好象在网络间有了一些名气。正好侠客岛的象皮组织一个《网络诗选三百》的编委,把我也拉了进去。在这次活动中,我看了许多好诗,也认识了二公子、伯昏子、燕垒生(此处省略人名50位)等一大批我认为是当今网络古体的绝顶高手的朋友,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一年过得很快,也很漫长,深夜躺在床上,回想一年多一点的网络生涯,与我来说,是极大的收获。

  工作一直都相当忙,夫人和孩子也喜欢和我一起构建温馨,我爱他们,爱自己的家。上网的时候,就如走到窗前,看着网络中的风景,愉悦自己,增添一些生活的乐趣。

  有一份喜爱的工作,是放弃了许多东西得到的,所以格外的珍惜。办公室的窗外就是峡口和长江,经常坐车来往于三峡,每次从窗口看去,都有一种闲淡的满足。

  马上就是下一个世纪了,给自己一个祝福:一直拥有那窗风景和临窗的心情。

  从个人专集里整理一下这一年多在网上写的诗词,给它做个集子,就叫它《临窗看景》吧。很多顺手的东西都找不到了。

  找到的中间也有不少惨不忍睹的,一并充数。

  七绝--有所梦(三江有月来源)

  一舟新酒载诗翁,

  几絮寒烟小炉红,

  此去三江均有月,

  半随秋水半随风。

  去年秋,某日偶得此诗,很喜欢,就取了这名字,拣起十多年前的爱好,在网上写些心情故事。

  炉字拗,当仄,但此处典景相合,又不影响朗诵的韵味,就算破律了。

  七绝:送朋友出国 –折腰体

  少思天下剑如诗

  自笑当年痴折枝

  而今笑得儿郎辈

  漫卷西风也是痴

  一朋友应邀去美国工作,可能一去不返。临别席上,众人皆贺,我独不然。席间有朋友邀我即席赋诗,有感而成。回家后一时兴起,贴与SINA之艺术论坛,开始了三江BBS的经历。

  七绝--秋意

  两三落叶自凭栏

  烛冷杯空半夜船

  满目轻烟送风逝

  一朝倦雨入湖眠

  此首平平。

  浪淘沙--新年随想

  昨夜两千年,举世狂欢,笙歌乐舞彻青天。

  世纪坛中多豪客,火后轻烟。

  微月江心船,一样清闲,寒亭衰草旧容颜。

  其实今晨连昨夜,何事千年。

  写于2000年元旦。

  这首文白相间,倒也符合心情。

  金人捧露盘--黄州怀古

  梦江云,吟江月,吊江灵。

  有谁唱,赤壁遗音。

  大江东逝,曲终人散数峰青。

  残杯浊酒榭桥外,微醉低吟。

  山空静,波空冷,琴空怨,客空惊。

  怕寒鸟,夜夜凄鸣。

  先踪难觅,残灯渔火自飘零。

  暮烟万顷,断肠是,雪冷风清。

  化句和前人句子不少,虽然没有抄袭的意思,但确实殊路同归了。

  七绝--偶住申城

  外滩已少自然色

  老庙犹多做作痕

  暗喜窗前连夜雨

  明朝拥被背诗文

  三江因公去上海十日,沪办见我初次到此,接待甚是周到,但……

  最后一句还是有些意思。

  七绝:有雪

  窗前昨夜犹吁暖

  楼上今晨始畏寒

  放眼苍原怜素裹

  迎风故客折梅还

  平平。

  清平乐--葛洲坝观太阳雪

  窗前偶望,红日雪花漾,

  急唤娇妻开陈酿,携子观潮坝上。

  碧云隐映紫霞,寒江尽布清纱,

  记取新春将至,坡前几树梅花。

  2000年元月30日,宜昌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太阳雪,记之。

  这首自我感觉不错

  七绝:元宵夜

  推窗欲作月明赋

  细雨悠悠弄画灯

  我怪东君总无趣

  东君笑我不知春

  平平。

  钓趣

  不履不衫日微红

  腰间系酒作渔翁

  茅竿随意丢石上

  钓罢江风钓山风

  当时对格律有些想法,在三字尾的处理上作了一些探索。

  七绝:续作

  风吹不动天边月

  雨注难生海底涛

  纵把千金买一赋

  文章过后尽萧条

  有一位叫天边月的朋友出了第一句,三江戏续。 游戏的东西,不说也罢。

  车过小白菜坟--作者:链子、三江

  也寻车后毕姑坟,

  破塔悠闲镇谁身?

  一把干腌堪下饭,

  半双筷子竞杀人。

  新浪的CHAIN4141(链子)学古体,写得一首诗,最后一句是“半双筷子竞杀人”,三江很是喜欢这句,合作依其原意改成。首句原用“也寻车后秀姑坟”,后觉不够力度,故破律用“毕女”已示沉重,为合律,再改用“毕姑”,虽觉得不改或者更好。

  五绝:后山有雪--对老家的记忆

  轻雪湿绿草,

  薄雾罩峰边。

  松动碎冰坠,

  鸟惊急向天。

  那日有一位朋友(欧阳鹏飞)写了一首题名雪山的五绝,不由牵动三江的思绪,记得原来在老家的时候,某初春有雪,登临离家不远处的那座海拔800左右的山上,很清幽...

  实在喜欢,就算成自己的了:)

  雪字失律了,一直没有发现,后两句感觉还可以。

  七绝--小住三峡

  携子当风青草地,

  拥妻佐酒白沙滩。

  半钩寒月出山后,

  万盏清灯落水间。

  五一期间,携家人在三峡坝区住了两日。傍晚从环境公园下到长江边的沙滩,一直呆到很晚......

  头两句工整得弱了。

  摸鱼儿--岳飞

  暗西湖、

  风波亭外,

  一番风雨迷路。

  昂然同上归西浦,

  携带良儿佳婿。

  天也怒,

  怅未捣黄龙,

  笑莫须新语。

  君王还舞,

  任百路雄师,

  万千壮士,

  和甲马边驻。

  云儿问:

  可记乡山翠树?

  想来依旧如许。

  依稀妻女扶门盼,

  应是此生无聚。

  思老母,

  针刺背、

  平生报国精忠句。

  而今归去,

  悟还我河山,

  功名旷古,

  不过一抔土。

  印象中的岳飞总是豪迈或者悲愤的感觉,三江总觉得高大得让我不知所措,所以就虚拟了武穆公在风波亭上的心情。或者也是我的心情……

  可记乡山翠树?原本当用竹的,可是,今音平,平水入音,遗憾。

  七绝--端午情结

  端阳只是旧心情

  迷信千年陋不平

  米粽龙舟皆老套

  不如圣诞正时兴

  卓兄布置的作业,正赶上艺坛新的一轮古今大战,新诗方面一些人用西方的诗歌理论来亵渎东方文化,于是有些感想,就凑了个热闹。

  不佳。

  七绝:到洞庭寻李子兄看落日

  千里轻舟千里闲

  洞庭落日已归山

  何妨月下吹箫去

  万顷清辉风略寒

  有感李子兄洞庭落日诗,有寻访的心思。估计现在顺江而下,夜里可到。

  平平。

  七律:改编翻译----作者:信风、三江

  These winter days bring an icy cold

  残冬昨日传冰雪

  A darkness that envelops the day

  暗淡夜长睡朦胧

  Yet the cold melts away

  The darkness folds

  梦入早春烟雨邃

  A warmth in my heart begins

  Thinking of you, with fire my heart is striken

  卿怜旧日我情衷

  The darkest of these days brighten

  东风难送寒愁去

  Toward the day i can hold you again

  佳客不归冷抱空

  To be without you I feel an ache, a burn

  咋醒依稀痴意断

  To touch your lips with a kiss I yearn

  犹存烂漫小唇红

  游戏。

  五绝:无题 作者

  风静水寒生,

  空船载月横,

  远山随夜暗,

  灯火映孤城。

  尚可。

  和冷面兄《月不落的枫桥夜》

  张生落第带愁还

  渔火钟声伴未眠

  引得骚人寻旧迹

  涛生枫落已千年

  不佳

  七律--夜走顺义

  曾记京郊景色新

  欣然就夜别皇城

  沙尘幕布群龟步

  别墅坟山大暑蒸

  紫雾漫天罩红月

  飞蝗障目撞车灯

  路边幼树多枯死

  车内犹闻伐木声

  注:

  沙尘幕布群龟步:沙尘肆虐如幕布,车辆拥挤似龟行

  别墅坟山大暑蒸:密麻麻的别墅区在我看来就如一座坟山,在比南方还热的高温中蒸

  颔联生涩。

  遇雨,口占一绝,记之

  赴三峡途中遇雨,多日暴暑一洗光。

  邀风云雾绕山藏

  随雨清新扑面凉

  最是驱车登顶处

  群峰流翠入江黄

  仅结句可读。

  酷暑三章

  一

  前日突然停电,习惯在空调环境下呆着的我家不免有些狼狈,家里只有一把多年前下棋时候用的折扇

  夫人羡我短轻衣

  折扇频摇大汗滴

  最怕娇儿玩性炽

  横趴项上试飞机

  二

  突然想到三峡工地的工人

  骄阳铁帽破厚衣

  汗水总随油水滴

  更有焊工多耐热

  无风低处又开机

  三

  看看街上行人,想点什么

  纷忙路上落灰衣

  烦躁蝉鸣就暑滴

  诘问奔波何处是

  谁人堪破旧天机

  这是一片用白话探索的东西,看来极不成功:)

  猇亭三章

  猇亭是传说中三国时夷陵之战的旧址

  一

  驱车半晌渐人稀

  荒草枯鸦落日离

  道是陆郎豪气处

  残亭斜挂小石矶

  二

  苍山暮雾正低迷

  逆水孤帆独向西

  将军当日横刀地

  半是荒丘半是泥

  三

  应该野岭无冤骨

  怎是激流逸故蹄

  真个连营七百里

  峡东大火至峡西

  还是探索,感觉好了一些:)

  黄陵庙随想

  (一)

  禹王至此费沉吟

  天降黄牛助水行

  唯叹二贤随后逝

  禹王殿上也漂萍

  传说大禹治水时,水至三峡,无法通过,天降神牛开山,累死化为黄牛岩,后人在山下修黄陵庙纪念大禹。1870年长江大水,洪水在禹王殿里的柱子上,留下了历史的水文资料。

  (二)

  船到西陵山水间

  黄牛三日伴君眠

  纤夫总畏青滩恶

  能否归来拜殿前

  纤夫拉船进川,一定要来黄陵庙拜祭禹王,可惜依然有许多人再也没回来。青滩是三峡名险滩,看不到黄牛岩的时候就到了。黄牛岩是西陵峡最高峰,上水行船,最少要三天才能从见到黄牛到不见黄牛,当年三峡夜不能通航。

  (三)

  毛公横卧黄牛岩

  冷眼后生上下谈

  应是瞿塘忧盛世

  不掀狂浪续江天

  黄牛岩顶在三峡工地人工砂石料系统下往江对面看就象毛泽东的半身石膏像,现在也有叫毛公山的。三峡工程论证了许多年,虽然上上下下许多回,但很多前辈怀着那百年的梦幻去了,可写词的毛公还在看着我们呢。

  (四)

  千年穷岭向人稀

  冷落茅屋猪自啼

  企拜禹王邀客至

  满山柑橘半身衣

  穷山在呼唤的日子里,三峡人家之贫困令人瞠目,印象最深的是许多一家人共用一条裤子。

  (五)

  炮声隐隐落天霞

  对岸群丘一夜刮

  江右土龙迎水日

  庙中铁树又开花

  93年一期土石围堰经受洪峰考验的时候,庙里传说是孔明亲栽的铁树开花了。

  四不错,五太差(所以不继续了),其余平平。

  七律--三国 看到象皮的广岛诗

  江山万里袖中笼

  今日交兵明日盟

  几路诸侯常害命

  两排文武善坑农

  蝗飞荒野种枯骨

  鹫入废城戏弱红

  尽数百年三国士

  更无一个是英雄

  唯尾联可看。

  九州之事不关草民

  闲暇我等唱心情

  把酒临风卧草坪

  欲睡月高妻子唤

  管他何处又交兵

  一般

  黄陵庙随想--外一章 (修订版)

  我负骄阳兴孽事

  谁居彩室造华章

  当年大禹开山日

  也有忠言饶耳旁

  前些日子,媒体上出现了一股很热烈的倒三峡潮流,说的主要是三峡工程以外以及一些小说艺术,有感,出了一篇东西,言辞激烈一些,也写得很糟糕,就把它归到外章去了。

  想来,当年大禹治水开三峡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监督的声音:))

  不佳。

  七绝--中秋

  道是中秋月正明

  总闻楼上浩歌声

  推窗只见清风色

  负重人说月短程

  看到朋友们的诗,却没什么题材。

  晚上参加饭局的时候,朋友(当然是有钱人)说,晚上去磨山赏月。但推辞了,来到网吧。

  一直没有诗

  终于走出了网吧,高楼间很黑暗,有两个深夜还在挑着担子的人还在路边走,其中一人一个踉跄,另一人说:小心!月亮照不到。

  于是回到网吧,写下这文字。

  或者,有些煞风景。

  月短程差。

   七律--游石门洞

  暮鼓晨钟断续声

  青萝四壁小屏风

  峰随野径迷轻雾

  穴入阴河暗弱红

  一洞清幽容释道

  半生劳碌笑枯荣

  炊烟散处乡歌起

  尽在无边山色中

  石门洞,古夷陵八景之一,离宜昌40KM左右。四面环山,青翠可人,游人少至,民风淳朴。洞中有一寺庙和道观结合的建筑,当年曾和尚道士共居,记载张三丰经常来此“讲学”。洞深处,有一地下河,传说直达龙宫(呵呵,够远的),可惜水高无从深入。对面山顶有两峰依傍,分立钟鼓,游人登临至此,莫不敲打一二。

  去年五一,曾到石门洞一游,住了一日,写过一首七绝。但由于当时还没有上BBS,就丢在一边。

  今日收拾东西刚好看到,觉得这诗可以改装成一棵卷心菜。就修改成前面的七律,隐示了这些日子我对诗歌的思考,当然也有少量其他的意思在另外一重。

  这篇不错。

  题目:天涯寄浪子

  一、十六字令--闺中调

  郎!

  昨夜秋风冷月塘。

  君当记,

  穿上厚衣裳。

  二、南歌子--同在天涯

  陋室侵斜月,

  残杯落晓霜。

  早闻江右好风光。

  不料孤鸿飞过带凄凉。

  弟自思情妹,

  兄当忆老娘。

  且随短寐梦家乡,

  正是一江秋水近重阳。

  三、江南好--闲人话

  三峡好,

  名利正当时。

  十载求学学以用,

  百年寻梦梦成诗。

  (咿?)何故自痴痴?

  凑在一起还象一段话剧吧:)

  把它送给还在三峡工地上班的我的朋友们。

  2000.10.2夜

  弟自思情妹,

  兄当忆老娘。

  这句白吗?

  西江月--秋江有雾之暇思(赠新绿)

  问讯无边迷雾

  江南尽入深幽

  横江坝上听潮头

  道是初来重九

  红日悄燃山色

  轻烟不隐滩洲

  何妨吟哦笑登楼

  数点寒帆依旧

  最近卷心菜种得多呢:))

  俺的办公楼就在葛洲坝边上,从椅子上站起来就是这峡口平湖、江入平川的风色了,有雾的时候也什么都看不见,只听见江流。

  这几日说诗,俺也卷着说。

  也请诗弟笑纳:)

  哦失律,因为我读错了。其余尚可。

  临江仙--昨夜观球

  脑重脚轻身尚软

  又兼垢面蓬头

  电梯间里欲神游

  怎堪都不下

  转瞬十余楼

  几度朦胧忽顿醒

  太阳穴上频揉

  厕所内外客如流

  长官浇冷水

  笑论那场球

  游戏

  口占一绝

  两侧峰峦次第开

  一车飞骋少尘埃

  欲观红叶染秋绿

  又是清风薄雾来

  一般

  学问皆成牛角事,

  管它对错与兴衰

  而今不问前朝字

  把酒心情入酒来

  不佳,随手

  七律 登坛子岭

  云稀日暖正清秋

  乘兴登高带酒游

  旧岭缘何成巨涧

  新江无奈作弯流

  几行塔架稀人迹

  一列砼城满陆洲

  笑与诸君说易事

  这山搬至那山头

  前些日子,来了三五朋友,正值秋高气爽时节,俺这当东道的,不免要出点血,带众做三峡工地一游,酒足饭饱之后,自然要带到那三峡工地最高处坛子岭上一转。

  这坛子岭,本来位于众山之间,当年勘测设计的时候,长江委的测量人员见此处最高,又在大坝轴线的延长段上,就在顶上立了块标记。

  后来永久船闸开挖的时候,这标记就保留下来,这山包也留下来了。

  某天,某领导认为此处正处于永久船闸和大坝之间,可以作为观光旅游项目开发一番,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185高程以上郁郁葱葱,最高处连带那标志被好生修成了一个真正的坛子模样,坛子四周自然要弄一些大禹治水之类的图案,还有四周若干建筑或者纪念性的东西。

  不过,坛子岭上开三峡确实很不错。俺就在这坛子上指点江山:背后这将近200米的深沟以后就是永久船闸,也叫五级船闸,原来这里和坛子岭差不多高的;转头看去,那里是二期围堰,大江截流说的就是它的合龙,现在长江已经从我们在右岸(江南边)开的导流明渠绕弯了,现在围堰里面的干地里那些不怎么看到人的塔架就是浇筑用的,一台机器一小时可以浇筑200方,还有那里是…,这里是…这个要怎样,那个要怎样,如何三期导流,如何开采砂石料如何拌制…

  看众人大眼瞪小眼,不禁一笑。这些哪怕讲它三月也是枉然。情急之下,作豪迈语:

  干水电其实也容易得紧,就是把山从这处搬到那处,加点佐料而已。

  众大悟然。

  回程车上,想起来,又一笑,得了这几句。

  砼:混凝土。

  同韵绝句2首

  一

  登楼忽觉雪花飘,

  怪异方才冷雨浇,

  应是冬怜秋日短,

  化成秋水送秋凋。

  二

  千顷倦烟浮不去,

  一川山色欲轻飘,

  红汤尽煮葛洲坝,

  闲问薪柴那个烧?

  11月11日上午,因要去北京出差,到办公楼25楼开碰头会,下车进办公楼大门时还只是感觉到小雨,到了25楼,居然发觉窗外都是飘飞的雪花。原来由于气温降得比较快,地表温度还比较高,雪花到了某个高度就化成了液体。于是有了第一首,刚开始是这样的:

  登楼忽觉雪花飘,

  怪异方才冷雨浇,

  应是冬怜秋日短,

  且随山水慢些凋。

  后来感觉收句比较弱,而且这山水来得有那么一点突兀,虽然俺这楼上确实此景,但用了进来或者不够精纯,于是就重复的用了3个秋字,自我感觉还不错。

  临窗看去,长江上万絮白烟,荡于波上,千里无风,这烟也经久不散,远处三峡口和江对面慢慢入平川的风景却仿佛飘动的画卷。江水俨然成了红色,硕大的葛洲坝半截横与江上,整个一个麻辣火锅即将开锅了。于是写了这第二首。但对这头两句一直不太满意,主要觉得对仗不工。

  去北京数日忙乱,无暇及此,回来后又是秋意满江,也无细炼之心情,想这麻辣火锅向来贵在调和,倒不是特别讲究细致,就这样端将出来:))

  手段不错。

  自古能君多善战

  也荒国库也荒农

  齐桓本是寻常事

  多少仁人未隐中

  一般,唯“未”字有些意趣

    打油词

  丰乐楼—御茗楼记

  侠客岛象皮一干人等,11月1日在俺与火车上的时候,在郑州某处阴暗角落聚集,好生热闹了一番。(想俺凌晨两点从郑州经过的时候,肯定还有人不曾睡下,特别是那花痴象皮,看得美貌的凤凰儿MM,教他如何安枕?)这也就罢了,偏偏生出个作业,弄个天下最长的莺啼序来考人,还要俺等这侠客顾问也交来一份。原本以为干侠客是个比较挣钱的职业,俺这开油铺子的去那里干个顾问本来只想骗两个咨询费贴补油铺亏空的。要知道,他们酒足饭饱之际,俺正腹内空空,(这象皮也不送点吃的给俺,一花痴,就一点侠客风度也没有了。)如何作得那夜莺之蹄叫?

  刚好,俺油铺也于11月5日在京城御茗楼里喝过一回茶的,(开油铺的,就是没有干侠客的来钱,清茶一杯已是奢侈的事情了。)也有一些情趣。当日喝茶的还有翘翘板做的鸟、丁香雨、客栈水王(林禹)、一点冷(恒殊)、澹台秋水、只为灌水。俺就以此为题了。当然,词牌名字也换成一个应景的别名。

  这词牌,长达240字,确实词家之最,好的作品之少大约也是词家之最吧,约等于零。对于这牌子,以俺的功力,俺是不敢真正尝试去写它的。好在俺还有几分打油伎俩,就如此草草完成作业,免得象皮这斯克扣俺的咨询费(对付MM以外的人,他可是严厉啊)。

  为了表示对象皮等的尊重,俺就用一把词韵十八部(注意!不要看错了,是十八部而不是天龙八部或者什么胡笳十八拍或者别的什么玩意)。这位说了,十八部不是入声吗?如何入得这词?嘿嘿,这么长,俺怕写的时候睡着了,找个短促的韵提提神。

  哎,罗嗦半天干什么?大家都等急了!

  呵呵,不忙,不忙,三江年纪大些,人老废话多,手脚和脑瓜反映都比较慢。这就来了。

  丰乐楼—御茗楼记

  京城正铺艳锦,正华灯摇曳。繁华处,无奈寒风,飘飞满地残叶。话铃振,呼朋唤友,御茗楼内闲时节。应欢声笑语,同迎明日朝雪。

  老迈三江,向不认路,尽空劳口舌(1)。终寻得,帘卷青灯,不由心头始热。进楼来,清光雅致,坐围处,满桌亲切。且呼茶,沫带幽香,旗开如折(2)。

  丁香妹妹,娇弄纹枰,要三江命绝(3)。翘翘鸟,披头散发,四处飞转,客栈水王,抢机猛说(4)。冷家女侠,金刀大马,居然调得瑶筝曲,声悠悠,可是第三叠(5)。澹台秋水,一旁手衬香腮,默思灌水新诀(6)。

  三更将近,睡眼朦胧,道不如相别。风起处、更添凛冽。望断车迹,暗冷高楼,疏光淡月。悠然欲去,回头一瞥。丁香秋水衣衫薄,众男儿,豪气不能缺。拜托灌水小兄,素手调筝,翻墙莫裂(7)。

  注:

  1. 俺不识这京城道路,虽背诵半日,司机(一个朋友)仍然糊涂,只好把这电话交与司机,看来丁香MM的口才比俺好,她一说,司机就找到了。(一直怀疑这司机也是象皮一般的花痴,居然在和丁香MM说话的时候自称二江)

  2. 那茶真的不错,不过运输和保存可能都有些问题,纵幽香,也只是来源于茶叶末子泛起的泡沫,好茶未泡如枪,泡开如旗,枪的问题俺没赶上,那旗子却是折了的。可惜那好茶。

  3. 丁香与俺也围棋两番,那丁香MM,娇媚可人,居然杀气颇浓,幸好三江腿脚还能活动一二,终不致小命不保,也出得一些微汗。

  4. 聚会间,遥远在山东的雪孩子MM打给鸟一个电话,引得林禹心动(也是一花痴),把鸟追得狼狈,终于抢过手机,说个不休,也不心疼鸟的电话费。

  5. 三叠一定是阳关三叠,呵呵,大家都知道的。错。三江向来不好用典,这三叠的意思是,好象这小冷就会一个曲子,什么1234567,7654321,然后又是一遍,到了第三遍,俺发觉了,就问了一句。

  6. 只为灌水告诉了澹台秋水许多灌水的绝招,她一直在那里领会呢。要知道,秋水可是辩论高手,造砖的本事不错,就是写不了短的,经常感慨打字辛苦啊。

  7. 小冷还在住校,大门是关上了,只能翻墙过,俺在怜惜她那指甲呢,只好委屈要一同翻墙的只为灌水了,估计扛起大马金刀的小冷需要些力气:)你问小冷多重,九十多斤吧,从数量上看比俺多,俺就八十多,嘿嘿。

  笑笑就算了。

  打油论道诗两首

  五绝

  佛典多说数,

  道家总状妖。

  中庸曾有趣

  后圣乱唠叨

  所谓中庸,在儒家的学说中,原本是表示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当然还有一种非儒家的解释就是德才非凡,有这解释,足见古人对中庸的神往)应该说,中庸原本是辨证的,褒义的,不过到了朱程以后,一个理字,居然就把这东西杜撰成唯唯诺诺,光打哈哈,不伸不曲,随个大溜,孔孟估计也吐了千年的血了。不过就算是孔孟,也不该把中庸这样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变成他们的专利,毕竟,在他们以前,中庸很有趣,在他们之后,中庸本身还是有趣。

  七律

  孤独千载有无中,

  流水门前尽向东。

  自古禅宗皆废话,

  从来智者打机锋。

  我思我得平生事,

  人去人言几代宗?

  上帝无知真个笑,

  罚他此后念中庸。

  注:我思我得平生事,人去人言几代宗?这人死了,就有人说,这人堪称什么方面的宗师,其实他说的也不过时平生琐事,眼光并不是那样的长远,俺实在不知道能传几代:)于是,有的就只是那个空空的名头。

  翘翘板做的鸟看过这诗后,写了一段解说文字,俺极喜欢,好个善解人意的鸟:)

  人生还是琐事最有味

  虽然也想做些不琐的事,有必要的话刻墓碑、写回忆录用,然而生命中的一切成就终究还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喝一杯好茶,看几页好书,下一盘好棋,望一窗好景,等等,因为不是刻意求来的,都会格外地欣喜。

  也许这欣喜表现出来也只是一笑,或者连笑都不笑,只是一点精致的愉悦感,自己知道,也就是了。

  说千到万,画符打卦,看多了也不过是个热闹而已。

  用打油这说法,实在因为这道无法很正经的说,却也不能不正经。

  其实,神都是供出来的,俺心中却只有自己这尊总是犯错的神:)

  自然就好,管他什么宗教。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上帝也太浅薄了,当心美国鬼子告他个侵犯人权:)

  比较喜欢那首律。

  好久没有写闲情了,今日下午加班,黄昏临窗

    口占一绝---葛洲坝

  闲淡夕阳山色凋

  峡江烟树尽前朝

  问君何故横波卧

  凭任扁舟别样漂

  有些意思:)

标签: 侠客风云传风吹雪攻略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