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又南下——观《南下》有感(共九章)

9158APP 977 0

因为喜欢杜淳,所以才回去看平时不感兴趣的红色题材南下,没想到看了之后,南下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杜淳的演绎,也给了我莫大惊喜,所以,才有了这一路跟随电视剧南下的九章影评。

  明朝又南下(完结)

  本帖最后由 娥眉一笑天下明 于 2010-2-18 12:14 编辑

  南下第一章--风景旧曾谙

   喜欢白居易那首,忆江南。

   忆江南,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不能说,不敢说,他在我心底,是永远最美的风景。只在想,我这份遥远的怀想,是不是会长久。当我老了的时候,会不会如当年的白居易,这样怀想江南的美好一般,怀想他曾经年少青春时,那纯真的笑?

   因为这笑,遥远的喜欢上他,因为这笑,遥远地祝福他,把他作为心底永远的温暖。

   风景曾旧谙。当我有一天,开始忍不住总是怀念过去,证明我的心,已经渐渐老去。却是残酷,因为怀想的事物永远年轻,老去的是斯人。

   风景旧曾谙。这句诗,映入我脑海的,不是杜小树,而是那个轴人孟思远。

   十八九岁年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遇到仓惶逃难的周玉。不顾一切,他跳出战壕, 冒着枪林弹雨,将她压在自己并不宽阔的胸怀下,他并不知道,这毫不做作,发自内心,只是对战友安危的关怀,注定了他今生情结的开始。

   第一次相遇,俩人就注定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招降敌兵的战场上,孟思远穿起一串馒头,引诱敌人,她跟在身后,同样用筷子穿起一串红烧肉,俩人一唱一和,让饿了好几天肚子的敌人,终于忍不住食物的诱惑而投降。

   日出江花红胜火,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就是因为那条红似火的围巾,才让孟思远看到那仓惶逃命的是个需要保护的女同志。当俩人一步步走近,红围巾却来不及打开情感迷惘,将倾慕当爱情的孟思远的心。此刻的他,认为自己的心,是为那个喜欢挥斥方遒的司徒梅动了心。

   再次相见,他正在小小失落,因为南下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新兵来报到。门帘掀起的刹那,孟思远惊喜地站起来,是她,周玉。他的惊喜直达心底,然后从那双黝黑不见底的眸子中,折射出来,旁观者清,看的人,能读出他心底的欢喜。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欢喜,而是含着微微心动的欢喜。只是,谁又知道,这种心动,才是爱?

   南下的路上,得知母亲病危,思想开小差,半夜,忍不住想要回去看看。司徒梅,一心只想着报告上司,唯有她,周玉,满怀担心,不管不顾,一个人偷偷寻找而去。他在她心底,是多么美好,她怎么忍心,让他背上逃兵的恶名?出师不利,被流兵抓住,差点遭受侮辱,在半道上,犹豫纠结到底要不要回家的孟思远,听到破空而来的呼救,展现智勇双全,再一次,救下她。

   他得知她到此,是因为要找他回去,免受处罚,眼神里,流露出的,却只有只有错愕和不多的感动。对于周玉,他再一次救下她的命,她看他的眼神,早已不在清澈见底,已经一点点承载起了关怀和爱。没有一开始就平等的爱,他们的爱,是你来我往几趟后,才找到的平衡。迟钝的人,永远都是孟思远,伤害周玉的人,永远都是孟思远,周玉却从来不忍心伤害孟思远一点点,甚至见不得他稍微痛苦。

   多年后,历尽艰辛,俩人终于可以走到一起,那时候万千感慨,走向周玉的孟思远,看到了周玉脖子上系着的红围巾,想起第一次见到仓惶逃难的周玉,自己为何那样奋不顾身,要冲上去救她。原来,那高岗上,红似火的围巾,早已在他心底刻下烙印,却因为自己的迟钝,因为自己种种的犹豫和不忍,甚至迟钝,伤害了她一次又一次。这一刻,他多么心痛,多么愧疚,多么不安,幸好,这一次,终于能拥她在怀,一生一世,再不用放开。

   还好,再次回头,风景曾旧谙。故人还在原处将他等待。满怀的爱和歉意,终于有安放之处。比起写下《忆江南》的白居易,孟思远多么幸运。一日日老去的诗人,只不过想回到当初的地方去看看,孤零零一人去看看,都难以实现。而孟思远,不但找回旧日风景,还寻回旧日的爱,上天厚爱这个年轻人,这一次,他终于知道,面对所爱,要不顾一切去珍惜……

   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孟思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南下第二章——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一晚,看的是吉林卫视完整三集。

   南下大部队的最终治理归宿是大上海,楼上愁的人,不止一个。有为常山去世的愁,有因为爱而不能的愁,有愿望不能实现的愁。总之,是人人有烦恼,也人人都有喜悦。这一晚的故事里,有喜悦有忧伤。作为南下干部,也许上海就是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终点,对于有些人,却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甚至人生的巨变。

   第一段故事——你不懂诗

   你不懂诗。这四个字,听在周玉耳中,真如利刃割过心口。

   总是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你喜欢上一个人,这个人在你眼中,就是十全十美。就像我们HC杜小树,在我们淳米眼中,他就是十全十美,近乎神的化身。在此刻孟思远眼中,司徒梅就应该是十全十美的。

   夕阳余晖下,他走过流水小桥,遥遥地,看见司徒梅在河边洗衣服。余晖映着司徒梅的脸庞,她用手轻轻擦去脸颊的水,动作温柔,平日的倔强干练,全然不见,他站在桥头,看的动心又窝心。他心跳加快,这是不是喜欢?孟思远并不知道。他只是本能地觉得这种感觉应该就是喜欢。

  如所有情窦初开的孩子,他兴奋地写下了一首诗:浣纱在岸上,倒影照落霞。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

   他在月光下的来往纠结,电视里没有表达出来,但通过司徒梅的言谈能想象的到。他的坐立不安的状态,在司徒梅眼中,却是孟思远神叨叨地在赏月。这一句,就注定,孟思远的爱要夭折。这爱情的本质出发点,就已经变质。

   他又继续犯错误,鼓起勇气将自己写的诗,给司徒梅鉴赏,司徒梅明明白白说,自己不懂诗,他就是不相信,自己爱的人,一定是十全十美的,怎么会不懂诗。

   苦恼的司徒梅将改诗的任务,交给了懂诗的周玉。周玉一看,就知道,这是孟思远写给司徒梅的表达心境的情诗,却不动声色,做了孟思远一字之师。第二天,当周玉满怀喜悦,将改动一字的诗,亲手交给孟思远,憨憨的孟思远,不但当着周玉的面,大赞司徒梅,还对周玉抛出一句,你不懂诗。

   周玉带着这四个郁闷的字,伤情伤怀,甚至战友的三只蚂蚁的笑话,都不能打动她。

   周玉知道自己喜欢孟思远,这突如其来的心痛,让她更清醒地看到,自己原来对孟思远,已经不知不觉爱的深沉。

   当知道这一字之师,竟是周玉,他是一脸的难以置信。杜淳演绎出来的表情,传达给观众的信息,该是,这怎么可能,我喜欢的司徒梅,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女子,怎么会不懂诗呢?而大概,从这一刻起,他对自己的这份喜欢,就已经产生了怀疑。爱情,发生了转折。

  可惜,这不是古代,周玉也不是娇滴滴的深闺大小姐,独上高楼深深愁。漠漠平林,山川都黯然。喜欢读李清照词的她,一定是多愁善感的。当带着伤痛,无处躲藏时,她大概真的希望,能有一座楼,让她独上高楼深深愁。

   第二段故事——思远的第三劫

   编剧老师说思远一共有三劫,这第三劫,犯的太沉重。

   起因源于常山为他当了一子弹,在孟思远心底,这是常山用自己的命换了他的命。这恩情,多么沉重,沉重到让思远不知道如何报答。所以,以后常山家人所有的要求,他都无法无力拒绝。我在想,我们任何一个背负着这样重恩情的人,如何开口拒绝这孤儿寡母的要求?难。何况是善良的思远?

   他钻到了自己报恩的死胡同里,直到周玉瘫痪,他才幡然悔悟。只是这悔悟的路太长。

   在他漫长的报恩路上,他大概总是在念叨,这一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第三段故事——杜小树的眼泪

   关于题目,我还犹豫了很一会儿,到底是叫杜小树的眼泪,还是孟思远的眼泪。最后决定还是叫杜小树的眼泪。这样题目,可以更深的分析我们杜小树不断进步的演技,不断精益求精的态度。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整部南下里,杜淳潸然泪下的地方,一共有三处。第一处就是昨晚,眼见常山大哥死在自己面前,无能为力。第二处是与常山母亲相认,这两次眼泪都与常山有关。还有一次应该是见娄震最后一面。

   这三次眼泪,都流在孟思远年少时候。随着剧情渐渐发展,孟思远日益成熟,他就很少在肆意流泪。顶多是泪水盈眶。

   杜小树关于眼泪演绎境界的追求,是不流泪也能打动观众。想起大旗英雄传,整部戏他只流过一次泪,就是与爱的人生离死别的时候。古语说的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情到深处,无能为力之时的泪,是最动人心魄。泪多了,就会成为琼瑶剧,演员总是顶着个红肿的桃核眼,看的人心烦。

   所以杜小树是睿智的,他知道这流泪需要把握一个度。所以,他每一次的泪,首先是发自内心的,其次是恰到好处的,所以才能一次次打动我们淳米的心,从此让更多人沦陷为淳米,说到这里,我永远忘不了敌营十八年里,唱国际歌那段,江波的潸然泪下,看到那段,说真的,我真有种天地为之黯然的感觉。什么叫倾情演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常山的死,是在渡江前就已经有预兆的。这大概也是编剧的刻意安排。常山死的太突然,什么也来不及交代,如果没有前边的伏笔,他的死,就太单薄。渡江前,他就为孟思远留下了自己的照片,和一些激励人心的话。在枪林弹雨中,常山的话,撼动着思远和我们镜头前每一位观众的心。先贤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

   进驻上海之初的孟思远,大概还不到二十岁吧。各个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大概上天嫌他成长太慢,就给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就是战友的生离死别。而且常山的死,是因为为他挡了子弹。也就是常山用自己的命保护了思远。这样大的恩情啊,孟思远该要怎么来偿还?这一刻,除了伤心,他大概还是六神无主,甚至惊慌失措的。因为,他从未遇到这样的考验,一时之间,他大概是不知道如何应对了。于是,泪水磅礴,潸然而下。

   杜小树说,在南下里,他就是思远,思远就是他。看到这里,我相信他。纵然作为演员有两面性,出了戏,他就不是孟思远。但在这天崩地裂的一霎间,怎么还能将演员和角色分开,若不是杜小树的灵魂倾情来演绎孟思远,怎有这真实的,水到渠成的泪。

   这泪是慌乱的,是无助的。而不是敌营十八年里,面对战友的死,那沉重的,愧疚的,无能为力,撕心裂肺,却无言以对的泪。写到这里,我的心不知为什么,轻轻疼了起来。亲爱的杜小树,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每一次演绎,都让我们感动到灵魂深处。

   你带给我们视觉盛宴,我们无法回报,只能用这苍白文字,将你礼赞了。

   思远,常山死的时候,暮色苍茫,你的心痛,绵绵无绝期。然而,你还没有走到人生的归程,多么艰难还是要走下去。那古老的官道上,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供行人休息。

   对于你,此后漫长的路上,选择的道路,是一条没有可让你有亭子休息的道路,痛苦要自己咽,累要自己受。还要面对他人的不理解。每一个更深露重的难眠夜里,想起周玉的笑,周玉的痛,周玉的泪,你该是怎样的心痛纠缠?我们唯有等待,等待你展颜奔向周玉的那一天。

   昨晚剧情,三段故事,到此结束,其实其他人的故事也有可写之处,没办法,谁让我只喜欢杜小树。我文字的花,在这小树的天地里,只愿为他盛开。请原谅我的自私。因为文字也和泪一样,情到深处才有真情文字,他人的演绎,还不曾让我有这样的力量,让文字在指尖缠绕缱绻。

   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思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南下第三章——似曾相识燕归来

   故事分三段,我想好好纪念,思远周玉这最初的情意萌动。

   第一段——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第一眼,看到思远将周玉送他的手帕抓在手中沉思,晏几道的一首《鹧鸪天》里的两句词,就如海水一般,漫过我心海的堤岸。“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如果你有耐心,且听我把这爱情故事慢慢为君梳理。文字之意有穷尽,而爱情之绵长无期。

   面对爱情,我们迟钝的思远,总是让人又爱又恨。

   接受了卧底的任务,即将行动。这夜,收拾行装的时候,看到了周玉送他的手帕,忽然怔住了。他忽然,好想见她一面。但总要有个借口吧,把还手帕作为一个借口,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但这个时候,他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见周玉。

   敲门而入,门内佳人,一如既往,笑容温婉,眸子清亮。他读不懂她眼底的光彩,那是周玉看到他,满心欢喜,而从心底弥漫到眸子的盈盈光彩。

   手帕我洗过了,来还给你。他说道。周玉收回这条,又从枕头下边拿出一条新的给他。他困惑、错愕、还带着点惊讶:我不习惯用手帕。

  周玉巧笑嫣然:我们现在入城了,要注意一点。

   看着周玉殷切的目光,思远混沌的心,一瞬间,稀里哗啦,有什么轰然塌陷,一腔的柔情,似水奔流,拦都拦不住。眼神这个东西,转瞬即逝,但我还是捕捉到了,那是心底潜藏已久的温情,迸发而出,从心地,一直流到眼中,这一瞬之前,他是用看战友的目光看周玉,而这一瞬后,他是用看一个女人的目光,注视周玉。从战友到女人,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微妙的变化,如火焰在思远心底跳动。旁观者已经读出了思远对周玉情感的变化,而当局者,还在懵懂之中。

   因此,看着周玉,孟思远第一次,无法镇定,眼神飘忽:那要没什么事儿,我先走了。他茫然地走到门口,周玉追出来,唤住他:孟大哥。这柔情似水的一声,让他心头,微微一颤,他转过身来,看着她,声音第一次,如此温柔:怎么了?周玉欲言又止,他的眼神里,含着探究,将她询问。一句你要保重,我会记挂你的,嫣然一笑,转身而去。

   思远的眼神里,我读到的,是满满的困惑,他已经感受到周玉对他真切的关怀,却不明白,周玉那一腔早已迸发的柔情。这里要赞的是,杜小树明明比李小冉小五岁,在那一声怎么了?却分明有着成熟的坦然,而李小冉明明比杜小树大五岁,那笑容里,却满是对喜欢一个人的青葱和羞涩,赞一下。

  回到房子,在台灯前坐下,他心中一片茫然,忍不住问娄振: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娄振的答案,让他更困惑。喜欢一个人,就是时不时的想到她,想见她,有什么事情,就想第一个告诉她。

   如果是这样,那在这离别之夜,在不知生死的这一刻,他为什么想的人,不是他自以为一直深爱的司徒梅,却是周玉?

   在这里编剧采用的是观众知道答案,而当事人不知道答案的艺术手法。旁观者都看出来,他喜欢周玉,偏偏当事人还在那里困惑。我们不由得就要替当事人着急了,也就是人看电视常说的一句玩笑话:看电视,替古人担忧。当我们看思远,皱着眉头,在那里傻呵呵地自问:为什么不是她的时候,一个憨厚,犯轴的思远形象,已经被我们的杜小树,不显山不露水,栩栩如生地跃然银屏了。

   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他没有父亲那样一生享尽荣华富贵的命,年轻的时候,过惯了富贵日子,不知不觉,家道中落。曾经穿梭在富贵场的那些衣服上,旧日的酒香和女人的香气,还缭绕其上,他多么怀念,甚至舍不得将衣服洗掉。舍不得洗掉这衣服上的味道,其实不过是对旧日富贵生活的难以忘怀。但他说的多好,‘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愣是将浅薄的对旧日富贵生活的怀念,升华成离愁别恨,旧情难断。

  虽然诗句的境界不见得多高,但在这里形容思远此刻的心境,到有几分贴切。

   手帕的酒香虽然被他洗掉了,可是作为情感媒介的手帕,却让他从即将离别的这一刻,心中第一次添了万千离愁。今夜,他注定要失眠到天明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逐渐品尝到爱的味道了。只是不自知而已。

   第二篇——无可奈何花落去

   编剧真是有才,借用周玉之手,将光荣的卧底事业和风花雪月的爱情,紧密结合,一石二鸟。

   这一篇,说的是故事过程,而不是结局。所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不过是表象的悲伤,但也足以将思远折磨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了。但这番折磨,让他看懂了自己的心,倒是值得。

   故事要从卧底的假‘李天’和真战友周玉说起。街头恍然的擦肩而过,思远远远地看见了她,下意识扯扯衣领,快步离去,这不是相认的时刻。比起曾经的小老大,卧底的孟思远,还是略微有点慌乱的,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

   心中时时刻刻将思远牵挂的周玉,没有忽略人同衣不同的思远,追了上去,一把拉住他,惊喜不已:真是你,你怎么穿成这样了?思远就是思远,他不是江波,也不是小老大,他还只是一个未成熟的革命者,所以,他面对周玉,不能完全镇定,脸上也会闪过为难慌乱。他要是江波,一定是酷酷地模样,说话也会抛地有声:小姐,你认错人了!然后白她一眼,慢慢离去,而孟思远无法掩饰真情的流露,所以是一脸的为难状:小姐你认错人了。也没有爆发力。眼神中,还有一闪而过的暗示。

   聪明如周玉,察言观色,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忙说,对不起,我认错人了。思远的表情,是微微一笑,自始自终,他看周玉的眼神,都是温暖的。想起小老大第一次和心爱的人,在上海的医院重逢,眼神始终镇定冷酷,没有丝毫闪烁,有人说,思远卧底这一段和江波小老大极为相似,但从我欣赏的角度,却是没有丝毫相同的。

   思远的心底,远远没有江波刚毅,没有小老大镇定,他的心底,总是如春风一样温暖温柔,即使周玉的这做法,也许会暴露他的计划,他的眼神里,也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只是转头离去的刹那,表情又恢复冷酷,因为,他又是卧底的‘李天’了。

   杜淳对角色的区分,把握还是非常准确的,看过他许多访谈节目,他总是对自己要演绎的角色,定位清楚,思路清晰,这一点上,倒是与小老大相似。在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现场采访中,比起安以轩一口一个靠感觉演绎,罗嘉良一口一个导演说,我没有理由对这位80后的杜小树,不赞叹,不满怀喜欢,并且钦佩。杜小树,希望你看到这段,不要太得瑟。还有,也没有压低别的演员的意思。个人都有不同的演绎方法。我只是太……

   当特务说,目标出现,思远回头去看,强烈的恐惧感,瞬间从心底爬上眼底。这个时候,镜头切得好近,我清清楚楚地看着杜淳那双黑如夜的双眼,眼波如海,流动盘桓。这眼神,只属于温暖的孟思远。这一刻,他难以接受,卧底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枪杀自己的战友,甚至自己初初情意萌动的爱人。纵然他对这份爱,还不明了。我甚至感觉,孟思远快要绝望地哭了。这哪里有江波小老大的影子?

   当特务逼迫,特派员,动手吧,我甚至感觉到,思远眼里的泪,和一丝丝委屈,唉,这卧的什么底啊。

   我忽然想,如果这一刻,是江波在这里,会不会真的瞄准开枪,思远是恨不下心的,也难以做到的,因为他的枪,明显偏离了轨道。还粉可爱滴说:站住,别跑!

   一个成熟的卧底,是不会这样喊话的,因为这是不冷静不理智的表现。这一喊,给了周玉得以喘息逃亡的时间。他又胡乱凭空放了两枪,明明感觉自己没有打中啊,周玉为什么倒下了?还来不及回神,就被该死的特务拖走了。可怜的思远。

   在思远心中,刚刚对周玉生了情,甚至这情,他还来不及理清,如花伊人,就无可奈何凋零而去。当年,晏殊站在自家花园中,悲秋伤春地念这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候,该想不到,我将这句用到了一桩蒙骗敌人的假枪暗中吧。

   在那空旷黑暗的屋子里,第一次,他强烈地,思念起周玉,想起周玉的笑,周玉的好,周玉对他区别他人的关怀,从未有过的惶恐和心痛,彻底攥住他原本就柔软的心。梦里,都是一片血淋淋。这痛彻心扉的思念,这坐立不安的惶恐,若不是爱的表现,还能是什么?

   可怜的思远,就这样纠结在无尽的惶恐和悲伤里。他显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不然不会冒着危险去打那个电话,但他仍是一个合格的革命者,即使心底有再多悲伤,也依旧会坚强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

   为了完成任务,他稀里糊涂让周玉‘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实,在这场卧底的故事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还有本真的思远,那貌似江波的外壳,是他多么不情愿扮演的啊。这就是内心纯良,不够刚毅的思远,难道还不够活灵活现?

   杜小树自我夸奖,从孟思远身上,看不到他以往任何一个角色的影子,我双手同意,不同意的人,只能说,没有读懂孟思远的心。

   这一段戏,其实从情的角度出发,最大的目的,就是用一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假死亡,来让思远明白自己的情,自己的爱,不过,我看迟钝的思远,对自己的情之所系,还是有那么点迷茫吧。

   第三段——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不止思远,还有周玉。

   他酷酷地踏入屋子,对特务说:告诉你一个消息,共军来了!

   这时候的思远,明明在装酷,眼底却荡漾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呵呵,亲爱的战友来了,他不用再扮演这山寨版江波了,多么幸福的事情。词人晏殊真是未卜先知,他知道无可奈何,是为了信仰,为了事业,上天不会将好人的希望斩尽杀绝,所以,终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幸福时刻。

   所以,当思远恢复自己真正的声音,当领导说,思远同志谢谢你,当然潜台词就是:你的卧底任务结束了。你看那个思远笑的灿烂的,春风都度玉门关了。这才是,我们稀罕的思远啊,我的心,也随着思远灿烂如春的笑,突然就无比轻松了。这笑,不过短短时间没有见到,为什么就有着‘似曾相识燕归来’般的沧海桑田?大概,我们在乎的,其实是杜小树的笑。

   当他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迫不及待地追问唐书记,周玉的情况,他不够坚强,那最坏的结局,是他不敢想的,他也是满怀着小心翼翼地希望,希望会有奇迹出现。

   这里,我们再次看到思远的纯真善良,当唐书记责怪周玉不该擅自和思远接触,思远却只想着替周玉辩护,丝毫没有怪周玉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轴思远啊,所以后来的娶玉秀,养育娄震的孩子,都是水到渠成毫不勉强的。

   好傻的思远,当唐书记说,周玉在关禁闭,他还一根筋地说,您怎么能关她紧闭,然后才回过神,并璀璨地笑了,这说明他没死啊。我相信,任何看到思远这顷刻笑的人,都会忍不住和思远一起笑,思远的人格魅力,从杜小树的灵魂深处,喷薄如海。有人说孟思远是杜淳的本色演出,我想,是杜小树将自己的本色有意无意,侵透到了每一个角色,才有这无时无刻的小温暖,小感动,这无数的温暖和感动,也因此让我们陷入杜小树的每一个角色中之后,再难全身而退。

   刚还喜悦不已的孟思远,转身看到完好无缺的周玉出现在他面前,他的笑容突然收敛,却是一脸难以置信,大概这些日子,悲伤太多,一时之间,恍惚如梦吧。

   此刻的孟思远,显然对周玉的情深程度,不及周玉对他的情深程度。一句我要你好好活着,就让周玉热泪盈眶,扑入他怀中。

   思远对周玉的爱,一直是含蓄的,直到最后的最后,他再次回到身心皆饱受创伤的周玉身边,才终于彻彻底底敞开了爱的心扉,我再也不要放开你的手。一如多年前,周玉拥抱他那样,第一次,用彻底爱的怀抱,将周玉温暖到无以复加。

   爱的世界里,没有早也没有晚,只有包容与无私。自始自终,她包容着孟思远的迟钝、无奈、故作冷漠。因为,她知道,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心中只有别人,从来没有自己。这样的孟思远,其实多么孤单无力,需要这样一个周玉,来爱和温暖。

   所以,似曾相识的燕,归来。不让思远做落花前茕茕孑立的人,而要与他化为燕子一双,在蒙蒙春雨中,追逐嬉戏。

   南下第三章——似曾相识燕归来,完。剧集跨度,7——9集,此后的一段岁月,是孟思远与周玉最幸福的时光。这一段的孟思远性格,也将与前边有所区别。而这一段美好时光里的孟思远,真纯善,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还是那句,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我与你们,共同期待,杜小树的倾情演绎。

  明朝又南下第四章——花前月下暂相逢

  美好时光总是匆匆而逝,所以也才弥足珍贵,多么短暂。没有经历过美好的人生,死水一潭,没有波澜,也就不存在怀念,而没有对美好的念念不舍,心也就不会痛。如果孟思远在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周玉之3前,丝毫没有品尝过爱情甜美的滋味之前,就遇到了常山母女,就以报恩的方式娶了玉秀,那又会是怎样的结局?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人间红尘从来没有假设,不经意发生的故事,无意间闯入的风景,总是最美丽,一如当初周玉毫无防备闯入了思远的视线。注定要在思远心中刻下最动人的篇章。

  为什么是‘花前月下暂相逢’,因为这一刻的幸福是短暂的,而不是长久的,当伤痛来袭,这一刻的幸福,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10——12集,故事又翻开新的一夜。思远与周玉,似乎初初相识,淡然如云,清雅若菊,其实这淡雅,才是世间最深情之物。他们在貌似风轻云淡的淡雅中,在爱的天地里,你来我往。品尝着,世间最真最纯的爱,这一刻,经历爱的人感受幸福,观赏爱的人,品味幸福。

  第一段——面粉厂里喜相逢

  太多的电视里,杜小树饰演的角色,总要装深沉,扮严肃。因为他的轻松和幽默,是要留给自己最亲密的人的。所以,欣赏他情感转折上的落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这厢,工厂里的人告知他,孟队长,咱们的办公室在这里。他一本正经,四下环顾,打着官腔:恩,还不错。转眼看见有人为他们办公室打扫卫生,向来事必躬亲的他,微微有点不满,新中国了,人人平等,怎么能让人替自己打扫卫生。

  对劳动的同志,他是一向礼貌,于是,脸上挂着淡淡笑容,声音依旧稳当低沉:同志……

  那女同志转身,抬眼,回眸,嫣然而笑,没想到吧,是我周玉!她此刻的心里,一定有着小小的骄傲呢。

  这厢思远压不住了,一脸的惊讶,更多是惊喜:周玉,怎么是你呀。

  周玉得意极了,她是好喜欢看到思远这惊喜的表情。唉,我不由感叹,她的爱,真是低到了尘埃。

  思远的惊喜还在蔓延,他疑惑:我的名单里没有你呀。

  周玉心想,当然没有我,我是自己争取来的,要不是因为你在这里,我能来吗。貌似这句话有点熟悉。走西口的时候,有个影迷的留言,震惊四座:要不是因为有杜淳,我才不看呢。最佳现场的主持人,最终揭晓影迷真实身份,是杜妈妈。其实,这种红色剧,我们年轻人,有几个有耐心看的,所以,要不是有杜淳,我才不看呢。这个人魅力真大,从戏里到戏外,从亲人到朋友,通杀一气啊。

  我们这个时代开放,喜欢或者讨厌,都可以直接表白,那个保守时代背景下的周玉,可不能这样直接说,会被当异类看的。所以,她用一本正经的腔调,冠冕堂皇的理由说道:是组织上专门派我过来的,面粉厂有许多女工,女同志做女工工作方便多了……

  周玉那种表情啊,在别人眼中,是情真意切的,但看她眼波流动,泛着狡黠的光,我就知道,她自然是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但这可不是主要原因。她是有着她的小心思的。果然一旁的工友揭晓了谜底,她是强行要来的,哪里锻炼都可以,偏偏要出现在思远之所在地,答案不言而喻了吧。

  孟思远打破了僵局,好了好了,大家都工作吧。是不是他感觉到了周玉的小心思,替周玉打圆场呢。

  真希望思远有这样的感情觉悟性。是不是有这样的觉悟,往下看吧。

  第二段——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这一段岁月里,他们更多的时候,展现的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情,在这看似平淡的战友情中,他们的情感,一步一步峰回路转。

  我只说,让我们,热泪盈眶,让心柔软的地方。

  有周玉在身旁,思远的愁,思远的苦,思远的闷,都有了倾诉的地方。账本怎么查啊,周玉说,我学过会计。发愁,今天都是第三天了,事情还没有眉目。又是他在对周玉抱怨,周玉春风一笑,顿化他闲愁。

  也因为如此,面粉厂时期的思远,状态是轻松的,做事是游刃有余的。看到这里,我有点沉不住气了,怎么都是思远对周玉予取予求啊,周玉对她百般的包容,百般的温柔,他好歹也有个表示吧,不然也太迟钝了。

  各位不要急躁,编剧老师比我们高明,她这是在平实中,凝聚爱的力量呢。这也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是偶像剧里相互对对方咆哮,你到底爱不爱我,然后一个大拥抱,一个排山倒海的热吻,一切搞定,而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升华。有了这个飞跃的过程,感情的爆发,才真是可信,才催人泪下。

  话说这天,俩人加班到很晚。周玉轻轻地地在他旁边坐下,笑嘻嘻地看着他。思远不自然了:你看着我干什么。

  我渐渐发现,温婉的周玉,在面对思远的时候,说起话来,就会变的风趣幽默。也许,这才是她的真实状态。

  她一脸崇拜:孟大哥,我发现你挺会说话的……

  思远倒是有‘自知之明’,表情自嘲:会说什么呀,我娘从小就说我嘴笨,说话像棉裤腰……还怕周玉不懂,一字一句,详细地解释了棉裤腰的出处来历。

  思远看着周玉的眼睛,这是一双怎样善解人意的眼睛啊,有她在身边,自己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为什么当初,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真心呢。

  我感觉思远不是个后知后觉的人,他早知道周玉对他的情,也渐渐对周玉有了情。可话说吧,山东汉子,一定也有着大男子主义情结,让他表现真情,还真有点拉不下脸吧。所以,你见他赶周玉回去休息,其实是被周玉的情,被自己初情萌动的心,烧的不行了。

  周玉不想走,又不好意思厚着脸皮留下,欲言又止,辗转反侧,我想骂思远了,你可真沉得住气。却不知,编剧老师是在凝聚力量呢,好戏还在后头。

  喜欢读李清照词的周玉,她的性格,注定是外表柔软,内心刚强而有敏感。就如能写凄凄惨惨戚戚这样悲戚的词,也能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样悲壮的诗的李清照。

  周玉展现给思远的,一直是自己坚强的一面,她从不想让自己的孤独,寂寞,悲伤,影响到思远。可是,人都有掉链子的时候,情绪可以隐藏,病痛则无法隐藏。编剧老师大概也看不下去周玉的故作坚强了,所以,让周玉病痛突发,让轴思远正视自己的感情,好让这段感情,峰回路转,不要再在死胡同里打转了。

  不敢正视自己感情的思远,也好意思狠心让周玉一个人走夜路回去,不过没办法,不这样安排,周玉的孤苦得不到展现,思远的情,得不到宣泄的出口。

  周玉一个人,走在黑暗的甬道上,忽然眼前一片模糊,扶着路边的麻袋蹒跚坐下,如果这一刻,可以让她扶着的,是思远的肩膀,她该多么欣慰,多么幸福。为什么要让她独自面对这黑暗,她黯然神伤?

  到这里,作为观众,才回过神,对于周玉的身世,我们好像,知道的甚少。只知道父亲被特务枪杀,那她其他的家人呢,她一个女孩子孤身参加革命,她的家人,是不是在牵挂着她?

  我们原来和思远一样,对周玉了解的这样少。看周玉无力地挥动着手,无良,我居然想起保安国梁在第二集里,头疼时候,无力地挥动着手的模样。大救星啊,终于现身了!

  一句,你眼睛怎么了,我的眼泪先下来了。这么久,这么久,这似乎是思远第一次,第一句,意义上的关心周玉。不过看到思远焦急的眼神,我先原谅他了。

  短暂性的失明,在思远出现后,终于又恢复正常。原来病痛,也可以在温情的催化下,消失无形。思远和观众一起,第一次经历了周玉个人的感情世界。她多需要人的关怀和怜爱。思远内心千般愧疚: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你。我觉得还应该加一句,却享受着你的爱和关心。

  周玉,真的对不起。编剧老师就等着这一句,压抑了这么久之后,在这一刻,让周玉同时享受到了思远的深深愧疚,和观众的深深同情。所谓感情的煽情,大概就是这样表达吧。

  催泪第三波,你还有什么亲人吗?周玉无助地,凄凉地摇头。这样善解人意的周玉,这样温婉美丽的周玉,这样孤单无助的周玉,思远,你还要将感情压抑到什么时候?但让人郁闷的是,他的关怀展现的姿态,依旧是从战友的角度: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很多亲人……

  周玉单刀直入:其实,不光是因为有这些战友,还因为,我认识了你。是的,对于周玉,这世界上再多人的关心,也比不上,思远一个人的关心。这大概就是爱情的魅力。这大概也就是,说人人生不圆满,感情不圆满,通常亲情友情都会被忽略,而爱情不会,没有爱情的人生,不圆满。对于周玉,没有思远的人生,怎么会圆满?

  思远,你还有逃避感情到什么时候?可是,当周玉说出来,因为认识了你这句话,我看到思远欣喜的笑,突然明白,即使思远知道周玉的情,即使他也对周玉已经日渐生情,可是周玉从来没有明说过啊,原来思远不是逃避,不是大男子主义,他只是,没有找到,那个恰如其分,来表达心中之爱的出口,和一个恰当的时间。所以,这一刻,是最佳的时机,所以,思远顺理成章地,第一次,道出了,爱的宣言: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不要默默放在心里,一个人去承受好吗?那样太苦自己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周玉一直是低着头的,一直到思远说:你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去面对。周玉突然抬起了头,惊喜的看着思远。在她听来,前边这些话,是战友之情的关心,只有这句,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去面对。才是与爱情有关。因为爱情是排他的,是自私,是不允许有第三个人介入的。

  这是这么久以来,思远第一次对她说出与爱有关的话。难以置信,是她这一刻的心情。她的爱情,和张爱玲爱胡兰成一样,卑微到尘埃里,得到一点点他的关怀,就能在尘埃里欣喜地开出花来。让人唯有感慨。

  从你在战场上,救下我的那一刻,我的情,我的人,就已化为这万千杨柳,等你这春风拂过,等你这春雨浇灌。只有你这春风春雨,才能让我茁壮成长。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你这春风。爱上你,是我此生唯一的不悔。

  思远是春风,这春风,终于把这杨柳一般柔弱而又坚韧的人儿,轻轻拥入怀中,这个拥抱,充满了怜惜,充满了关爱。这段爱,也终于尘埃初落定。

  但这幸福又是多么短暂。这短暂幸福之后随之而来的种种苦恼,让我看到,在爱情的世界里,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女人会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所以女性杂志里,就会有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这样的征文。女人的爱是纯粹的,排他的,掷地有声的。男人比女人的生存压力大,他首先要爱上一座城,也就是在这作城市里,游刃有余的生存下去了,才会想着找一个女人来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他们远比我们女人爱的物质,爱的理智。

  对于孟思远,能在恩情和爱情面前,选择报恩放弃爱情,也就不足为奇。但是最后他才明白,爱情不是这样简单。它会深入骨髓,影响到人的一生。所以,谁能说,爱情不重要。我们所有的辛苦,所有的打拼,都是为了过上更幸福的日子,这幸福的前提,就是在你孤独的时候,有人陪你说话,在你生病的时候,有人陪你打针,在你流泪的时候,有人为你逝去泪水……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遇到那个你爱也爱你的人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要勇敢地,化为万千杨柳,招惹那个春风一般的男子。因为这世上,值得你爱的男子,真的就是春风,来去匆匆,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

  第三段——诉衷情

  若那一夜,这温柔的话语,这怜爱的怀抱,是感情初次的萌动。这之后,则是要理智的,让感情有一个着落点。

  在这段诉衷情里,也是孟思远对他人生第一段感情,对司徒梅的暗恋,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刻。在那纠结的,只为报恩而选择的婚姻 之前,思远与周玉,他们俩人,已经走到这,‘换我心,为你心,始知情意深。’俩人都是考虑别人多过自己的人,走到这一步,很容易。与玉秀,穷尽一生,也走不到这一步。

  这也告诉我们,一段绵长的感情,是需要沟通的。所以,和男朋友吵架了,闹别扭了,一定要好好沟通。沟通,是良药。换我心,为你心,多为对方考虑,才能感受到,对方对你的爱。

  其实,好的电视剧,何尝不是我们借鉴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一次,我们看到思远对司徒梅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他不理解司徒梅为什么当爱情来临,不懂得珍惜。可是,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周玉关心的,她似乎对已经来临的爱情,还不自信,不够肯定。所以,她会鼓起勇气问:你是不是喜欢司徒姐?思远也够坦然,曾经是有那么一点,不过已经过去了。

  他只希望,司徒梅与唐书记能幸福。可爱的周玉,怎么穿越时空,也学会了插楼,她一语双关:幸福,有时就在我们身边,需要你去发现他它……她看思远的眼神里,充满了殷切的期待。她只希望,自己爱的人,不要辜负了自己。不要忽略了自己这份小心翼翼地爱。

  思远会心一笑:没错。

  这大概也就足够了,说多了,就成空言。这里,通过编剧的手,演员的表演,我再次看到,面对感情,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偌大的世界里,只有这个男子。而男人,即使处在爱情里,他心爱的女人也依旧是这世界里的一员,不过是分量的多少。所以,大概要处理好一份感情,理解你爱的男子,我们女人,有时候,要学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也许会避免很多无谓的纷争。

  这个时候的思远,已经真正成长起来。对待感情,对待工作,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人总是要长大,但看着思远渐渐成熟,我却又开始分外怀念,那曾经,稚嫩的,慌乱的,流泪的思远。那个思远,其实是杜小树在我们心底,烙下的永远的,纯真的梦境吧。

  但至少,他给我们这样一个梦,足矣了。

  今天的文字,随着故事的发展,已经逐渐从感性趋于理性。我喜欢感性文字远远大于理性文字,但要分析一个故事,这也是必然的趋势。一部南下,也是一段人生成长史,就当是,我们随着故事,成长了一次,也不枉,陪着杜小树,一场南下。

  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南下路上,曲折多多,波澜重重,那段不幸婚姻,已经遥遥向我们的思远招手,虐心的故事,还在后头。

  南下第五章——无计相回避

  与周玉情意初定,温情暖暖。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昨夜篇章里,所有人都在‘逼迫’思远,娄震让他替自己作伪证,王三成让他顾及朋友之情,兄弟之义,这两人用私情迫使思远。领导让他大义凌然,这一方,用良心道德约束思远。

  所有人,目标统一,动作一致,硬生生将我们思远脸上的笑容逼退,并间接地,让思远远离上海,离开了爱的人。这一走,山长水远,这一走,物是人非,这一走,云深不知处。

  真可谓,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无计回避的人生的坎儿,从此要思远独自面对。他唯剩坚强作陪。

  无计相回避第一篇——娄震逼迫

  故事的爪子,伸的真远,从公车上王三成伸出脖子,看到娄震和陌生女子逛大街的背影,就开始了。他将自己所见所闻告诉了思远,却被陈家善在门外听了个正着。一切都一切,从此无法回避。

  当事情发展到娄震无法逃避的这一步,他想的不是坦白从宽,而是如何逃脱。这也许是人本能的选择,可他选择的救星,偏偏却是思远,这个选择不是偶然,是必然。一是,思远看见他从逃兵手里缴过敌军两块大洋,二是,思远的善良,他吃准思远的有恩必报,重情重义。

  思远自然是不愿意违背原则,私相授受的帮他。心烦意乱的娄震,首先用他追回过思远的事情,逼迫他:你怎么有的今天?你也是犯过错误的。眼神中略带那么的轻蔑的样子,你和我一样犯过错误,凭什么我就帮助你,你就不帮助我?思远则是一脸的愕然,他不是忘记了自己曾经犯过错误,是没有想到亲爱的战友会用这件事情,来胁迫自己。

  做人不能没有良心,我救了你,你也得救我。这个看似站不住脚,看似荒诞的理由,轴思远却因此被推上绝路。他不可思议的质问,娄震以近乎无赖的回复:我也没有办法,潜台词就是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你看着办。思远责怪他,他看‘兵’不成,又转为‘礼’。一脸诚恳的跪下,用亲情苦苦哀求,用友情苦苦相逼。

  这时候,思远则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表情。又无力又愤怒,战友这样的转变,是他单纯的心,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的。思远终是经不住娄震的软硬兼施,他心软了,眼神里的愤怒渐渐隐退,只剩下无力的悲伤。一句你起来吧,让娄震喜出望外,然而临走前,还不忘半威胁一句:哥哥的命,就拴在身上了。反正就是救也得救,不救也得救。

  该死的娄震,如释重负的跑了,将包袱全盘丢给了思远。可怜的思远,做噩梦一般,很久回不过神来。

  我注意看杜小树的表演,这段戏,他的身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动过,也就是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全靠眼神演绎,而镜头也始终对准的是他的眼神。

  娄震动静结合,显示着他是多么着急,而思远动也不动,显示着,这个忙,从原则的角度,他多么不愿意帮。可是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情愿不情愿,他都已经逃不出娄震用威胁和情意,为他编制的套子。这不动的身姿,强烈的散发出一种无奈的悲凉。千年以来,所谓的朋友之情,朋友之义,这重重的帽子,让他无法逃脱无法回避。

  杜小树的眼神,从愕然,到质问,从悲愤,到无力,直到最后的茫然,甚至悲凉,一气呵成,表达准确。

  我发现一个问题,常常看别人戏的时候,会忘记演员所饰演角色的名字,他的本名到一直响当当挂在嘴边,可是,杜小树例外,看着这个角色,只记得他叫孟思远,忘记了他还有另一个本真的名字。杜淳就是孟思远,孟思远就是杜淳,可是面对南下,我却只记得孟思远,忘不了,孟思远面对战友的‘胁迫’,那无助而又茫然的样子。而恍惚早已忘记了谁是杜淳,忘记了,那个让我无比hc的杜小树。

  杜小树说所有完美男主角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优柔寡断。孟思远则用自己的不忍和善良,逐渐将自己逼上一条不归路。

  无计相回避第二篇——步步紧逼

  娄震一甩手,走了。将一个你不帮我就是不仁不义的大锁都头挂在了,在革命路上正在蹒跚前行的思远脖子上。思远正在茫然不知所措之际,‘逼迫’步步袭来。

  先是王三成。王三成是个一根筋。看事情从来只看表象,不看内涵。思远不知如何之际,来找他,想寻找一个答案,他的情绪大起大落。先是落下去,这次,就该狠狠给他一个教训。然后觉得不对劲,又升上去:这要查出来,他就彻底完了。

  思远,唉,一脸苦闷,我找你想对策,你又再次将我逼近了死胡同!

  王三成那简单的思维里,天底下,只有他和思远能帮到娄震,他们两个不够成熟的南下干部,在突发事故面前,都忘了,什么是党性,什么是原则性。关心则乱,越帮越乱,乱中添乱。

  可怜的思远,本来还在坚守最后的党性原则,一根筋的王三成,好死不死,又提出,上次,你跑回家……

  这转了一圈,又回到远点。心乱如麻的思远,在这一刻,想的更多的,却是怎么牵扯的人越少越好,他已经打定注意,真有什么后果,自己能扛多少扛多少。思远这个性格矛盾综合体也在这里得以体现,理智又犯浑。

  还纠结不清呢,老罗头又来凑热闹,一个锅里搅勺子那么久了,你也不能看着他不管是不是?你也不能看着他不管是不是,这句话听着多可笑,思远又有多大能耐,在那个共产党刚刚进驻城市,纪律最严明,将糖衣炮弹视为万恶之首的岁月里,把一个贪污腐败重犯的性命,就这样在风轻云淡几句话中,就栓到了思远脖子脖子上。思远若救不了娄震,看来就是罪大恶极了。大概也就是这句话,让思远最终下定决心,包庇娄震。

  这个时候,思远的情绪波,也已悄悄发生了变化。这情绪在镜头里,亦得到了强烈的体现。审案干部,高高在上,站在台阶上,梦思远同志,我们想找你了解点问题。低着头的思远,猛然抬头,我的心一颤,镜头拉远,镜头里的思远眼神绝望又坚毅,居然让我想起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或者这么说,他全身被一种悲壮的气氛所围绕。

  从悲凉的气场,到悲壮的气场,杜小树已不单单是用眼神在演绎了,他已经用强大的气场,把我们观者通杀一片,轻易地,让我们为他揪心,为他颤抖。

  爱屋及乌,而我们在思远被步步紧逼的苍凉里,也已经被焦灼到无力。别人步步紧逼思远,思远又步步紧逼我们观众。这是只有一气呵成的演绎,才能做到。而不是剧本上,那几个苍白的形容词,就能左右的了的。我只是不明白,思远,不,杜小树的气场,什么时候,这么强大起来。把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凉,不得不做的悲壮,一直一直扩散到无以复加,无法形同。对不起,我的心脏受不了了,休息一下。

  无计相回避第三篇——谎话已成自然

  第一次作伪证,大概也是思远人生第一次编这么大慌,他是慌乱的,眼神闪烁,不够镇定。然而人生之事,有再一就有再二。我们的思远,在第二次作伪证的时候,就镇定了许多。且看那眼神。居然是释然的,是放松的,是淡定的:是,是我亲眼看到的!但他的本性,毕竟是真诚的,忠厚的,于是,在每句谎言之前,我们总能清清楚楚看到他眼睛里的波动和一丝不安。老实人学起坏来,竟然也这么快啊,但毕竟本性纯真,定力还是不够,他不知道,人家领导表面一本正经审视他,心中却在冷笑,看你强装到几时!可怜的思远,还在别人编织的假象里,苦苦伪装谎言。

  这里赞一下,就这么简简单单前后两场作伪证的演绎,杜小树都表现的层次清晰,第一次的慌乱无措,第二次破罐子破摔的无所谓,和本性善良前提下必然难逃的慌乱,让人看得极为过瘾。

  这时领导沉不住气了,苦口婆心:虽然你曾经犯过错误,可是你一直是我们重点培养的对象,领导说把不该说的话都说了,犯浑犯轴的思远,还在故作真诚滴编制谎言:我说的都是实话……

  导演都沉不住气了,官大一级压死人,那就让陈家善上场,破空而来一句:我看你嘴硬到什么时候!领导怒气冲天的呵斥,思远唯有默默承受,音乐忍不住登场,衬托思远孤独无依的心境,恍惚,我又感受到那悲凉的气场,只不过,没有上次强烈。自然,上次他是怀着慷慨就死的心态,唉,让人可叹又可恨的思远。你在自毁前程知道不知道!不好意思,陈家善领导,我抢了你的台词。

  陈领导再一次问他四块大洋来历,可耐的思远啊,竟然一脸茫然,说了句:娄震怎么说?天,这不全露馅了,全暴露了。我双手贴额,笑的无奈,笑的纠结。

  而当陈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思远,告诉他,娄震什么都交代了,思远抬头,神色又由茫然转为不可思议,对了,还有心痛,还有绝望。泪花隐约闪现。心底再也压抑不值的慌乱,直达眼神,又折射给观众。

  所有的情绪,在一句对不起中恰到好处得到全盘展现。

  而那可恶的领导还在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是不是娄震让你这么说的,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思远急了,眼泪花花地:不是,真的不是。大概他心里在想,既然我已经犯错误了,就扛到底吧,若承认是娄震让自己说的,岂不是娄震罪名更添一重!

  三个领导三堂会审,可是思远最后的防线始终没有被攻破,他终于死死咬住,是自己要这么说的这一条。可是,思远,你就是咬住这么一条,又如何?娄震的错误太严重了,他终究是难逃一死。

  只可惜你这么纯洁无暇的人,从此在人格上添了一道污点。只不过,这污点,丝毫没有损伤到你的人格魅力。而且,一个轴货,一个榆木疙瘩形象,从此冉冉升起,再不能被抹杀。纵然以后还有更轴的作为,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所受的震撼,已将你光辉形象,就此奠定,再难更改。

  你的轴,你的善,让你把自己逼迫到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无计相回避的死角,你的轴,你的善,让你学会了撒谎。我们只剩下叹息了。情绪不敢太强烈,因为后便的冲击,还一波接着一波。我们不是无计相回避,我们是看的难以回避,看不到你被虐结束的日子,我们怎么能停下追随的脚步?

  无计相回避第四篇——你这个轴货

  这段故事,从俩人强闯唐书记办公室开始。

  娄震被判死刑,想象得到,唐书记心中是多么难过多么无奈,这一个轴货,一个唔症,还不顾死活,勇闯办公室。眼巴巴地,苦苦哀求地,无奈的唐书记将娄震在牢中写的信,给俩人看,关于这愿意死在战场,不愿死在牢中的沉痛哀悼,如何感人到无以复加的过程也就不详述了,这里毕竟是杜淳吧,我是为杜小树而文,所以,别人的感动,我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唉。南下里,其实大家演的都很好。

  言归正传,在二人的鼓动下,唐书记又再次求告陈毅,饶娄震一命,却失败而回。还不忘给失魂落魄的二人上一堂政治课。

  回到宿舍的孟思远,怎么想也不甘心,他将娄震的死,归罪到自己身上了。要是自己早发现娄震的不对劲,他大概也不至于走到绝路。于是,再次勇闯唐办公室。

  唉,我该说什么呢,轴货啊,刚从一条歪路上走下来,又折返到另一条歪路上了。在去唐办公室的路上,思远的心头,一定是千回百转,百转千回,娄震的命,是救不回来了,至少要在死前见他一面吧。他们四个人一起出来,在孟思远心中,常山是为自己死的,如今娄震走到这一步,也与自己有干系。他如何不纠结难过,不泪眼模糊,我妄猜,他是不是也是无限委屈的,为什么这样的事情,都被自己遇到了。

  于是,泪眼向书记,如果今天我见不到娄震,今生难安。书记虽然为难,但是他不想让已经犯错误的思远,在其中陷的更深,反复劝他,有什么话看守可以稍的啊。但孟思远九头牛那不回的轴劲,还在反复折磨着唐书记的视听。唐书记终于爆发了,哗地站起来:真受不了你这个轴货!但还得继续给他讲道理。

  这个轴货啊,还死不悔改,并且满腹委屈,泪眼婆娑,将固执发挥到一泻千里:我不见他一面,我良心不安,是我没有劝慰他,那四块大洋……

  估计唐书记听的耳朵都嗡嗡了。但内心还是被思远的轴给震撼了。因为这让人受不了的轴的背后,是思远那颗心中,只想着别人的好,记不得别人错的善良的一塌糊涂的心。

  所以,轴终于起作用了,唐书记终于答应他,让他见娄震一面。唐书记不是被思远的轴震撼,而是被思远眼里只有他人的好,而感动。这段交锋里,思远将娄震的死,归罪于自己的的自责,心痛,委屈,表现的委婉而多情。富有节奏感和张力。我几乎又沉浸在思远的世界,忽略小树了。该是小树的表现……

  无计相回避终结篇——山长水远知何处

  繁华的南京路上,孟思远轻别意中人。

  他将自己该走的路都安排好了,才告诉周玉,自己的去向,其实周玉早已听说。也早已坦然接受,因为她了解他的心。他不提前告诉她,是怕她要随他去那危险的地方,她知道他执意要去那危险的地方,是为了摆脱上海这个地方,关于一个叫娄震的战友的死亡,带给他的伤痛。

  她什么都知道,却很少去说。说多了,都是负累,就让一切都藏在心中,默默经历并感受,爱不能只经历幸福和甜蜜,同样也要经历分离和悲伤。这样,人也才能更坚强的成长起来。

  这个温柔的夜,霓虹灯下,思远送了周玉三件礼物。第一件镯子,情定终生;第二件手电,我不在你身边,让它来照亮你前进的夜路,再不会如那一夜,迷失落魄在道旁;第三件,看眼睛的地址,只有你生活幸福了,我才能幸福,只有你健康了,我才会放心。

  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和动作,一切早已在不言中。与周玉在一起的思远,总是放松的,那种轻松感,是从骨子里绵绵不绝地散发出来的,任谁都无法忽视。

  就这样轻易的离别,年轻的两个人,总想着,未来还长,他们终究会顺理成章走到一起,幸福一生。人生没有早知道,若是有先知,思远大概说什么也不会离开上海,离开周玉。这一刻的分别,是温馨的,多情的,可是,为什么我的眼泪会止不住的往下掉?

  此刻美好多一份,就昭示着将来痛苦多十分。词人晏殊说,当年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思远和周玉,不知道故事的结局,所以无意苦争春,所以轻易地选择离别,而让观众黯然的,就是这一刻,轻易的离别。因为我们品尝到的,不是这一刻分别的淡淡忧伤,而是分别后,那无法承受的变故。这一别,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就不再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后来思远无数个难眠的夜里,他有多么后悔,当年的轻别意中人,而今,不但山长水远不知处,更是天地茫茫,绝望无期。所以,当你爱上一个人,就不要情意的离别,因为谁也不知道,离别后的人生,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也就是纳兰容若说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异变。当幸福在身边降临,请一定守住,幸福里,这份长久。

  昨晚的思远,有太多无计相回避。

  战友情,原则性,理智与情感的正面交锋,事发后无法逃避的痛苦。一桩桩,一件件,最终导致思远,难以面对上海,他选择了逃亡,又一次无法逃避的,需要面对于爱人周玉的别离。这一次次的不能回避,一步一步把他逼向,即将到来的不幸的深渊。

  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在那个叫大坞冲的地方,思远将经历人生最后的幸福,那是与周玉最后的一段甜蜜时光。

  南下第六章——此恨不关风与月

  奋笔疾书五天,昏天暗地,情绪过度兴奋。需要休息片刻,迟迟奉上新篇。

  其实每夜的剧情分析并不难,最难的是加入一个意象的主题,并要与文章内容紧密结合。思远的故事到了浙江,山清水秀,眉目清朗起来,主导意象到越来越难把握。

  今夜黑龙江卫视狂飙六集,看完已经十二点半,却迟迟没有睡意。苦恼中,抓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忽然就翻到欧阳修这首《玉楼春》,目光停止其上,再难移开。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雨月。离歌切莫翻新阙,一曲能教肠寸结。只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首词,豪放而沉着,哀伤而坚韧,看透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又哀叹,为什么总是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我突然就将思远对号入座,他是勇敢的、坚强的、乐观的、聪慧的。偏偏又是柔软的、糊涂的、偏执的、悲观的。这样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也组成了那个让我们郁闷着、纠结着、心疼着、难捱着的孟思远。他的泪、他的痛、他的无奈、他的纠结,让我们的心,也随之痛着、累着、苦着,如果不知道那个重逢的结局,还在摇摇招手,我已经无力陪着思远走下去。人生的成长,为什么总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然而,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走过那么多的弯路,受过那么多的苦,也就不会有最终那个坚强、从容、淡定的南下区长。

  第一篇——始共春风容易别

  有个词叫前戏。在孟思远劫难开始最初,狠心的编剧,偏偏把思远与周玉的幸福,扩散到无穷无尽。她不停的提醒观众,不停的告诉观众,你们看,周玉与孟思远,是多么完美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他们在的地方,你看,山川都为之黯然失色。对比的力量总是如此强大,没有后来漫长痛苦的衬托,怎显得如今这甜蜜的难得。

  多余的枝蔓,不在复述,我只想从他们楚天千里的浪漫处,慢慢说起。

  窗外,青山苍翠,鸟鸣山涧。孟思远静静地,坐在窗前看周玉给他的来信。信里的甜蜜,让思远心悸又怅然,心悸,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这样不求回报,这样真纯地,这样美好地爱着他,怅然,因为他不能时时刻刻陪着她。隔着这千山万水,只能默默祝福。因此,思远看信的眼神,沉重多余甜蜜。

  项华从风景如画的窗前走过,将看信的思远一番调侃。一开始都是同志,最后就变成老婆啦。项华走后,思远偷偷瞟一眼,嘴角露出淡淡地笑容,很淡,很淡。有时候,我在想,是那个时代太含蓄,还是孟思远太含蓄,或者羞涩,对自己和周玉的感情,总是不敢大大方方承认。只在心底悄悄怀想,在梦里,将周玉的信,一遍遍默诵。被这孤单的幸福折磨一夜又一夜。我们现在人大概会说,这是何苦?但这清雅如菊花的爱情,只属于那个火热而纯洁的年代,如今的我们,做什么都直接,都干脆,爱就爱了,不爱就不爱了,没有那么多的千回百转,所以,太多干脆的结局,剩下的,就是太多的寂寥,看这样的爱情,对心灵是多好的安抚。

  虽然只有这摇摇的思念,但因为寂寞的心怀里,还有一个温暖的周玉,所以虽然工作困难重重,此刻的思远,仍是轻松的愉悦的,工作起来的状态,也是轻松,游刃有余的。

  当周玉踏着青石台阶,一步步走进思远,我的心都轻快起来。而当打完水,提着桶转过身看见周玉的思远,眼睛一瞬间就亮了起来,仿佛夜空里璀璨的明星。那瞬间的惊喜,仿佛昙花,瞬间绽放,灿烂的让人无法直视。那是看到最爱的人,才会显现的表情。

  而当周玉说不相信思远会认真地一封封地看自己的来信,思远居然是一副坏坏地,痞痞地表情。有一种吃定周玉的感觉。又有点无奈,女人,是小气的代名词。可是,我会让你心悦诚服的。

  思远走向床边,坐下,很镇定的样子。啪地敲了一下床边桌子,你过来,我给你看样东西。眼睛贼亮贼亮,闪烁着山涧清泉一样通亮的光泽。看的人,心里痒痒的。笔墨真是无法形容了,这是思远另一面,是只展现给周玉的另一面。在这个叫周玉的女孩子面前,他的状态,就如那清风明月,晴朗无限。这样的笑容,他何曾给过那个他明媒正娶的妻子,玉秀?

  玉秀是个悲剧,就悲剧在看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她的思维是简单,只要这个男人属于自己,至于他心里在想什么,他真正需要什么,不是她不愿顾及,而是她根本没有意识要顾及,而作为周玉,根本不需要顾及,因为思远的一颦眉,一微笑,一沉思,一哀叹,她都清清楚楚知道内容。人与人相处,需要共鸣。

  也就是,在这世界上,你会无端与某些人亲近,你看他她一眼,就知道他她需要什么,而有些人,你远远看着,就害怕,就厌恶,就想躲避,而当这后者,还要与你朝夕相对,你该是多么痛苦。此刻的思远,沉浸在与所爱的人的和谐幸福中,什么都不重要了。这杜淳和李小冉,还真是演绎的好,这俩人四目相对的瞬间,我是明显能感觉到,火花四溅,可是作为思远和周玉,俩人毫不自知。这大概也就是他们爱情美妙可人的地方。

  舒缓的音乐,青翠的竹林,衣着清淡的思远,身后跟着自己爱的姑娘。呵呵,这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啊。俩人站在这青山绿水间,想起了活地图娄震。一番感慨。说是了解地形,我只当他们是游山玩水吧,毕竟,这样幸福的日子,太短暂了。

  可惜,轴思远,大煞风景,爱人在怀,还不忘寻找恩人。编剧还算有良心,没有破坏这美好时刻。我有时候想,人能有多大毅力,多大良善,对自己的承诺,可以做到时刻不忘。大概只有这个轴货能做到了吧。

  继续故事,俩人寻找未果,思远一副不死心的表情,还忍不住回头看看问过的村子,怎么没有呢?我估计我要是思远,我可能会松口气,报恩,说起来俩字儿,做起来,就可能是一辈子。

  有点累的思远,揉揉鼻子,一脸不甘心地看着周玉,周玉真是个兰心蕙质,知道思远心情有点郁闷,就想办法安慰她,可是又想在安慰的时候,折磨一下思远,说什么你刚才向人家讨水喝的样子,让我想起两句诗: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一脸坏笑。思远冷哼一声:还有一句呢,牛衣古柳卖黄瓜。带着点小小的埋怨,小小的回敬。不就是曾经做过我的一字之师吗,有什么了不起。果然,下来,俩人,就相识而笑。这是心照不宣的笑。

  我记得自己曾写那段情节的时候,就说,思远知道周玉才是自己的一字之师,一脸愕然。现在看来,他们感情的渊源,真要从那个时候算起了。还有一段没有写到过了,思远一次再吃周玉给他的盒饭的时候,周玉笑嘻嘻地在一旁看着他,他一摔筷子,你老这么看着我,我哪吃的下去啊。周玉嫣然一笑,低下头,说起去文化街买书的事情,回头看思远,大概就想起那曾经战绩辉煌的一字之师事情。

  说起宋词,我倒想起一个人的词来,老实的思远,漫不经心的问:谁的?周玉一脸坏笑:孟思远的。两个人这个时候都已经悄悄地,心照不宣地喜欢上对方了,沉浸在爱里的思远,那里还记得曾给司徒梅写过情诗那档子事情,还一脸愕然:我的?大概在想,我哪里有这么伟大,还写过词。还更苏轼并肩。可是周玉偏偏是有罪证的,笑嘻嘻地:洗尽三千尘和土,明朝又南下。

  思远脸上挂不住了,啪地放下筷子,你还让不让吃饭了。周玉笑的那个甜。俩人的甜蜜啊,跃然纸上啊。这戏,看起来不过是俩人甜蜜岁月的一部分,可是要是前后联系起来,那决定不是随意的一个点缀爱情的篇章。

  记得思远与玉秀结婚的第二天,思远在吃饭,玉秀双手撑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思远,笑的很he,我邪恶地向,是不是有些米米见到杜小树本人,也会情不自禁流露出这样的表情。然后,玉秀还抛出一句雷人雷语:你长的可真好看。思远呆了。

  这个时候的他,可高兴不起来,虽然某人号称爱听好话,但这好话也肯定分是谁说的吧。要是一个让他看到就难受的人说的,还不如打他一顿来的痛快。写到这里,我就更想踹思远一脚了,你个轴人,自作自受吧。编剧大概也在教导我们未成家立业一代:看吧,婚姻大事不能儿戏,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的人啊。不然那个你不喜欢的人,整天坐在你面前,还双眼灼灼地,盯着你,泛着花痴,你只剩下死路一条了。唉。

  俩人继续游山玩水。乐极生悲了吧,遇到了土匪,思远大概最近太乐不思蜀了,居然连枪都没有带,在逃命的路上,钻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眼神不好的山洞,周玉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权交由思远打理。

  一句,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思远展颜一笑,将周玉拥入自己怀中……

  唉,写了这么多俩人美好的事情,一字一句,美好渐渐写完,我的心也渐渐空了,激情随着俩人的美好也逐渐走到尽头。

  我忍不住质问思远,思远,我写这么多你们俩的美好岁月又有什么意义呢,你们注定是要分开的,而且是你狠狠伤害了周玉。可是我,能说你什么呢,你总是让我这样心疼。写完了你的幸福岁月,就要开始写你的虐了,我好不忍心,唉。

  只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回头,我再去念叨这句诗,真的就是为你而写。身在福中不知福,好好的周玉吧,不知道珍惜,痛快地把自己就这样扔到火坑,才知道美好容易抛,因为这美好,她怜惜你,珍爱你,即使你伤害了她,她也不忍心责怪你一点点,只要你过的好,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而玉秀,说是喜欢你,其实更多的是占有,不然,她就不会再你提出要离婚的时候,她会用死相逼。曾经,她就是用死这一招,逼迫娶了她,最后,有用死,来迫使你不离开她。大约这世上,最歹毒的就是把死和爱相提并论。因为在爱的世界里,谁都希望自己和爱的人,长生不老。

  第二篇——人生自是有情痴

  写到这个痴字,我突然想起聊斋志异里的孙子楚。他被誉为天下第一情痴。为了娶到美女阿宝。第一次剁掉自己的六指,第二次魂魄随阿宝而去,第三次化为鹦鹉在阿宝怀里撒娇,知道阿宝被他的真爱和执着打动,对天盟誓,非他不嫁,才回魂而去。

  我们的孟思远,不是天下第一情痴,却是天下第一轴人。在医院里,第一次与常山的娘相遇,就认老人家做了自己的母亲。常山娘倒是通情达理的人,不想拖累思远,绝情地赶走了他。思远不死心,又找来了与常山曾经是同学的项华,终于是让老人家收了自己做儿子。他内心是欢悦的,他终于可以替常山行孝道了,自己的内心,也终于可以从此稍稍得到安慰了。

  可是这世界上,总有些事情,不是随人意的。他本不过想单纯地行孝道,但是,一段可笑的爱情就此追随而来,让他无力摆脱。那个没有正常人思维的玉秀,认为一个男人对女人好,那就是爱情了。可是玉秀说的一句话也自有她的道理。

  思远说,常山是我大哥,我只当你是妹妹。玉秀说:常山是我大哥,可你和我只是一个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啊,她只要不是和你有骨血之亲,她就有喜欢你的自由。这点,是你不能拒绝的。思远,当她以死明志,非你不嫁,你当如何?她的逼迫,她的可怜,终于成了你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儿。这道坎儿,从此几乎断送了你后半生的幸福。人家孙子楚痴吧,不但得到了美女,还得到了高官厚禄。

  而你类似于痴的境界的轴呢,得到了一个泼妇一般的老婆,一个年迈不忍拒绝的娘,还有后来的孩子,还有妹妹那份难以偿还的情。太多了,你将太多的包袱都抗在你一个人的肩膀上,你以为你是无所不能的神仙?可以追过日头的夸父?你只是一个凡人啊,别人看你这样虐自己,早已烦躁不堪,痛心不堪,纠结不堪。可贵你,却乐在其中,甘之如饴。只是默默地本着一份良心,做着自己认为做的事情。

  若你这么多的牺牲后,得到无穷的爱,我们一定为你高兴。可是在这么多的牺牲后,你得到了什么?就像你自己最后说的,我犯了大错误,不但伤害了玉秀妹妹,也伤了娘的心。还有啊,你也伤害了最不该伤害的周玉。就因为过不去的那道坎儿,你将你原本想要祝福和报答的人,又变相地伤害了一个透彻。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们该恨你吗,思远?不,我们只有更心疼你。因为这世上,有太多做了坏事,却若无其事的人,而唯有你,却一直一直,用善良和不忍,惩罚和折磨自己。

  所以,思远,我们真的,唯有心疼你。人生自是有情痴。孙子楚的痴爱,只为自己心爱的女子一人,而你的痴爱,却是为所有对你有所求的人。你不停的高估自己的能力,不断无限大地扩展自己的爱的能量。你骑着自行车,忙忙碌碌,穿行奔波在路上,心里满满地,只装着别人,只想着别人过的好不好。可爱的人,我唯有为你落泪,心疼的泪,心痛的泪。揪心的泪……

  明朝又南下第七章——飘渺孤鸿影(一)

  第一篇——都是笑容惹的祸

  本来是想接着‘人生自是有情痴’,继续思远的‘此恨不关风与月’。突然又觉得,这一句诗的意境怎么这么单薄,难以完全表达思远的苦,思远的闷,思远的累……他的选择,是所有人都难以理解,都不支持的,但他偏偏就因为过不去所谓的那道坎儿,就走上了痛苦的独木桥,任谁也无法让他回头。这个时候的思远,心中更多的不是要承受所有不理解他的人的‘恨’,而是他从此要怎样忍受那些生命中他所不能承受之重。我权且称思远一声‘孤胆英雄’吧,多么自嘲,多么悲凉。用一生的幸福,去赌注过不去的那道坎儿。

  思远喜欢苏轼的诗,我知道,思远其实在思远心中,更向往苏轼那种面对生活种种不堪,依旧能淡然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其实思远是做不到的,他高估了自己。苏轼纵然有着‘大江东去’的豪迈,也依旧是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茫然不期,有着‘寂寞沙洲冷’的悲凉。

  思远就是那独自寂寂的‘飘渺孤鸿影’,不求别人理解,只求心中无愧。因此这首卜算子,就让我送给,在自己一意孤行选择的道路上痛苦蹒跚的思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想写思远的恨绵绵,突然发现,无穷的寂寞悲凉,才是思远真正的内心写照。所以,就取这句飘渺孤鸿影,为思远祭。

  有周玉在的青山竹林,是那样风轻云淡,思远轻快的就像在飞的小鸟。如今,这青山竹林,却要见证思远的报恩路,它们不忍看,不然闻,低低地哀鸣着。

  故事,就从思远那句:我来背大娘去医院,就正式开始了。思远的善良,如月光,虽然亮度不强,却是竭力映到自己所有可以到达的角落。若是在那小径的岔路上,与常山母女擦肩而过,也就不会有这样悲凉的故事让我来写。然而思远对这病怏怏的老人视而不见,那也就不是让我们所喜欢所同情的思远了。

  初次与常山母女相识,不知对方来历,所以他可以风轻云淡地说:大娘,我还有事,我先走了。如果他的善良爱心,不这样绵长,报恩的故事,也就不会发生,但思远的善良偏偏绵绵无绝期。

  思远这个人,似乎对所有事儿,所有人,都耐心无限,爱心泛滥,从看不到他对某事某人有不耐烦的时候。有这样的人,但大多数人只是圆滑世故,流于表面而已。如我,喜怒行于色,别人很容易就知道我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喜欢的人很喜欢我,大约讨厌的人也很讨厌我。从人缘的角度,一定是不够理想的,从自私的角度,自然会避免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思远,待人无歧视,理智的人,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可亲的人,但对于有些自作多情的人,就将他的善良啊,当成了男人对女人的好。一定是动机不纯。就如某人笔下的阿Q,看到路上一个男人和女人说话,那必然就是有私情。我不想说难听的话,但在我眼中,思远就是阳春白雪,玉秀就是下里巴人。这样的两个人凑到一起,从戏剧的角度,自然产生好戏无限,但从人物角度,那是定然会被虐到疯狂。

  思远的贴心安慰,让玉秀初次对思远就有了强烈的好感。想想,三姑六婆给他介绍的都是些他自认为的歪瓜裂枣,一个没有本事,没有见识的乡下姑娘,一个生活重压之下,苟延残喘的乡下女子,为了生存,养成好胜心强,攀比心强的意识。总想着有一天让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能对自己另眼相看。

  如今,这样的‘机会’来了,为什么不抓紧呢?她含情脉脉地:谢谢你啊孟同志。思远呢,偏偏给了她一个灿烂如春的招牌笑容,有着阿Q思维的玉秀,一点也不会忽略这笑容,在她的思维里,一个男人对他这样笑,那一定是对她有好感。她一点点误入自己编织的美梦里,却也一点点将孟思远,做了她花痴梦的牺牲品。

  从这里,我总结出一点,美好的女子,美好的男子,要注意吝啬自己的笑容,不要动不动就对人笑,大杀四方后,不负责任都不行。为什么写到这里,我就想起某小树的笑容,不过,我是理智的人,除了偶尔HC一下,文字里疯狂一把,不会再有其他企图,我可不想成为玉秀那样的人,所以,某些HC过度的米米,引以为戒,引以为戒。呵呵,开个玩笑。写孟思远走上不归路,是件痛苦的事情,希望这段博得大家一笑,扫扫阴霾心情。也为接下来更上一层楼的痛苦郁闷,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篇——狭路相逢是恩人

  思远,你说你背大娘,也就背了,送到医院,并且治疗,也就仁至义尽了吧,唉,对于弱势群体,对于有求于你的人,你永远都是,不但怕做不好,还怕做的不够,所以,既然你嫌不够,老天爷就索性给你加上更多重任了。只是这重任为何这么累心呢。

  第二次探望大娘,你如同第一次一样,毫无负担地说,那我有事儿,我先走了,可惜,这次,编剧不会让你轻松了。当你走到门口,常山娘开始招魂了:孟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事儿。你笑着说:谁啊。从这转身一笑后,很久很久,我将再难看到你这发自肺腑的笑,偶尔笑了,也是皮笑肉不笑的。

  我打听的人,叫钱常山。钱常山,常山两字,震惊了你的肺腑。大娘絮絮叨叨地说着关于常山的特征,故事。你不由慌了神儿,拿出常山临死前交给你的银锁,真相,尘埃落定,你需要报恩的人,就在这里,一老一少,虎视眈眈。这锁怎么到你手里的?常山怎么了?你到底是谁?一个接一个问题,步步紧逼,你的心痛的缩成团,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把你问到无言,你无能为力面对大娘绝望的脸庞,扑通跪下,大喊:常大哥牺牲了!也许这一喊,你的情绪倒是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唉,可是痛,不会就此结束,而且从此会变本加厉,一浪压一浪。

  这一老一少,闻讯常山死讯后,绝望的眼神,无助的神态,不尽的眼泪,让你心惊肉跳。还记得常山临死前,你泪如珠滚:你娘就是我娘,我替你尽孝!自私如我啊,也曾怀疑你,那句誓言,大概也是你一时愧疚,一时感恩的话吧。

  可是,我没有想到,你会如此执着,不论千山万水,不论沧海桑田,你居然从未忘记过你的诺言。而这一刻,你情之所至,痛心一跪: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娘,我就是你的儿子,让我孝敬您一辈子吧。当时常山死的时候,你那绝望的泪,如今遇到恩人的你,你酣畅淋漓的泪,我怎么能有丝毫怀疑,你想要报恩的真心,我若有丝毫怀疑,我就是小气的人,就是内心黑暗的人,我怎能以我之私心,置疑你至死不悔也要报恩的真心。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生有得必有失,当你有一天,要在鱼和熊掌中,做出痛彻心扉的抉择,你当如何选择?为什么,你要用你这样的纯真的善良,折磨着,我这个生于富裕年代,从来私心大于宽容的人?

  青山依旧,绿水呜咽,思远,你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报恩路。当你因为报恩,一点点渐行渐远,一点点被寂寞孤独痛苦封锁。我的心,也渐渐痛的更深。

  想要好好的,慢慢的,去写这段思远报恩的故事,却不知,写的过程,也如思远报恩的路,一样漫长,一样纠结。在我认为,杜小树的精彩演绎,在这段以及此后的戏里,更加展现的酣畅淋漓,达到高峰,所以,我多想不惜笔墨,一点精彩也不放过地记录这段故事,所以,我要慢慢写,这个虐心的过程啊,也是我享受的过程。

  明朝又南下第八章——被虐千遍也不厌倦

  这两天,被海归孙翌伟蛊惑到昏天暗地,几乎将思远遗忘,然而在这寂静的午后,在那深深的回忆里,为什么,占上风的还是思远?我想来想去,孙翌伟是近乎白马王子一样完美的人,我们会HC,会做美梦,甚至流口水,但达不到极致,他虽然是无奈的,但一直有爱的人在身边关怀和照顾,我们只需要欣赏他的故事即可,而思远,一直在自己选择的不归路上,孤单前行,我们会为他揪心,为他心疼,他把自己唱成悲歌一曲,让我们被虐到极致,也痛到极致,所谓极致,便是他从此成为心上的一道疤痕,一想起,就会痛。

  最近有点喜新厌旧,又起新篇了。前七章一直用诗词来表达思远的成长,然而写到这被虐的顶峰,突然觉得诗词的含义,是这样苍白。所以,这次,我决定酣畅淋漓,单刀直入。被虐一把。

  记得聊斋志异里有个小故事。是说一个路人错过宿头,借宿在一户人家里。这户人家没有多余空房,就将儿子儿媳的婚房腾出来给他住。路人夜里被一阵声音吵醒。他睁眼看去,房门突然看了,进来了一个穿白衣的披头女子。那女子在梳妆台前慢慢坐下,开始梳妆打扮,换上大红嫁衣。然后慢慢起身,端起一把凳子放到屋子中央房梁下。慢慢站到凳子上,把三尺白绫摔倒房梁上,然后就将脖子伸了进去,不过瞬间,女子的舌头就伸出老长。路人瞪大眼睛看着眼前一切,吓的尖叫一声,结果红衣女子就消失不见了。老头被闻声而来,看见路人惊慌失措的样子,明白过来,叹口气,说:当年儿子得了急病死了,媳妇想不开,就上吊了。这幕场景,经常上演。不过还好,她没有害过人。记得最后的评语,是说:活着的时候,不知道死了以后是什么样子,所以不痛苦,而死了以后,喝过孟婆汤,也就一了百了。最痛苦的就是死的过程。是她怎么也忘不了的。

  写思远呢,莫名其妙一落笔,就想起了这个故事。看似没有什么关系,我仔细一想,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看南下,其实也是看思远的感情发展。我们喜欢看思远和周玉的甜蜜时光,喜欢欣赏思远终于排除万难,奔向周玉那一刻的感动。在思远幸福的时候,遇到了恩人,他的善良,让他难以拒绝玉秀的以死相逼,玉石他选择了玉秀。这个时候的思远,颇为天真的想‘玉秀妹妹也是喜欢我的。’只要待她好了,日子大概也不会怎么难过。而终于迎来摆脱玉秀的那一天,他是幸福的释然的,曾经受过的累和哭,也都不值一提。

  幸福、受虐、释然,其实可以说是思远的三段人生。而最让我们难以释怀,最难忘记,一定是第二段,这受虐的过程。他是那么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最想忘记的偏偏是最难忘记的。不如选择面对,在血肉模糊里杀出一条路,也许我们被虐的心,或可柳暗花明。

  被虐第一段——求姻缘

  我首先要佩服玉秀的战斗力和执着精神,不达目的,绝不放手。

  虽然心仪思远,但思远眼中并没有她。她的王牌只有一张,就是自己的母亲。她可以说是踩着母亲对她的宠爱,上纲上线。一次一次,通过威胁母亲,将最猛烈的炮火,对准了思远。这个温柔的男人,这个当官的男人,我玉秀要是得不到孟思远,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得到孟思远,就是我目前人生的最大目标和意义。

  本来玉秀娘是个顶理智的人,在玉秀的煽风点火,和极具蛊惑的言语中,这个理智的娘,也犯糊涂了,自己的女儿配孟思远,大概不至于那么糟糕吧?她端着老脸,居然就去思远办公室找思远。

  杜小树的情绪变化很明显。刚开始娘说来看他,他是轻松愉悦的,娘问她家里情况,他的状态都是很轻松的。而当,玉秀娘一句:那你在南下以前,家里就没有给你说下个媳妇?他明显就开始紧张了。说,娘,现在工作太忙了,我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情呢。说这话的时候,杜小树的眼神是小心翼翼地,有点疑惑的,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玉秀的无事献殷勤,娘的突然登门,问他婚姻大事时,那眼神里殷切的目光,他要是没有感觉,也就太迟钝了。思远虽是轴人一个,毕竟不是傻子一枚。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玉秀娘明知道俩人不般配,但为了异想天开的女儿,还是得老着脸问一声,思远已经有所预感,各怀心事的俩人,所以就有了这片刻的沉默和尴尬。看思远那个无奈的表情,和抖动的手指,我有点想笑。

  果然,娘不好意思一笑,那个致命的问题,如郭芙蓉的排山倒海掌一般,排山倒海而来:你觉得你玉秀妹妹怎么样?可怜的思远,眼波慌乱而为难,眼珠子乱飘,面对恩人,他说不出狠心拒绝的话,又不能违心地,随随便便就说,我觉得可以啊。原本玉秀也就不可以啊,她不够格。所以,只有以沉默对抗之。思远此刻的心里,一定还来不及想太多,因为他已经被这个问题弄蒙了。就是有一点不明白:作为思远,在临行前,就已经把情定终身的玉镯送了周玉,在某种程度上,周玉也算是他的未婚妻了吧,为什么面对玉秀娘的质问,却不明说呢?编剧写剧本不容易,非要从理解的角度,我只能解释为,思远太羞涩,太实诚,他认为只有娶进门的女人,才称得上尘埃落定,才是名正言顺可以说得出口的妻子。但从一个当代人的思维,还是难以理解他为什么不说。但这个问题,不能怪思远,他只是杜淳塑造的一个虚拟的角色的,也不能怪编剧,她也是为了把故事更顺利的进行下去。剧本有些漏洞,就如人生的矛盾,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难以调和,无法解决的。扯远了,继续。

  懊恼的玉秀娘,开始唠叨了:唉,我今天就不该来……思远面对老人的唠叨,一直低着头,不吭声,他不知道说什么,的确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知道思远娘要离去,他才霍然起身,叫了一声娘,玉秀娘回身的那个眼神,唉,这老人,还未死心。思远的眼神是歉意的,是慎重的:在我心里,一直把玉秀当妹妹……而当老人离去,思远的眼神,又是不忍的,痛苦的,他只为拒绝了老人,让老人伤心而难受。思远的心里,为什么从来就想不到自己呢?那个执着的玉秀,还遥遥地坐在门口等待,看她兴奋的样子,好像娘带回来的绝对就是好消息。从这里,我可以看出玉秀是个从未被决绝过的姑娘,而且,看上的东西,理所应当就该是自己的。这一步,算是失败了。玉秀失望,老人丢脸,思远纠结。我始终,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人家思远就因为被你哥救了,就一定要娶你呢?是不是在你眼中,只有是否能拥有,而没有爱情的宽容和取舍?

  这个时候,我突然好希望周玉能在她身边,这个轴人,遇到问题,总容易钻到死胡同,那个考虑问题周全的周玉,一定会告诉他,该怎么办的。而不会让他这样无助,这样孤独。所以,音乐响起,第一波虐袭来。常大哥,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这么做,是不是很伤娘的心?可是我心里,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常大哥,你教教我,我该怎么做。唉,傻孩子,常山若真在天有灵,一定不会同意你这样虐自己。你还记得,常山临死前,对你说:思远,以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他知道你最大的缺点,就是轴。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他所说的保护好自己,一定是希望你不要太用善良来虐待自己。杜小树,那绝望的眼神,绝望的声音,将杜小树消弭于无形,只将一个活脱脱的孟思远,推到我面前。这虐,才刚刚开始,思远,你慢慢接招吧。唉。

  说是只要思远不同意,她就会死心的玉秀,却一点也没有死心的意思。而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人,就是玉秀娘,这个人,思远如何也不可能伤害的人。

  受不了的虐心音乐又来了。满腔烦恼,想要在心中给周玉倾诉,可是,这一刻,文字是多么的冰冷,我多么愿意,周玉就在你身边,可以让无力的你拥在怀着,然后,你问她,我该怎么办?而此刻,你偏偏与她相隔千里,写下一句:周玉,这些天,还好吗?我这里……这三个字的尾音,带着颤抖,带着绝望,带着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遗恨。反正是所有,思远想要表达的情绪都吞到这三个字里了。关于小杜的用眼神演绎,我已经说太多,可是突然发现,他的声音,竟然也能让角色这样锦上添花。声音与眼神,小杜演技必杀技。

  你说你心神不宁,是因为几天没有去玉秀家,是因为,几天没去,你不知道这一老一小是不是过的好。老罗头问的好:你看你这个人,没有找到人家以前,人家不是过的挺好吗?思远的回答更绝:不行,我现在既然找到了,就要让他们过的更好。不去,我这心里受不了!思远,为什么受不了,是你又在用自己的良心,善良,虐待自己了。你明知道他们对你有所图,你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在这个电闪雷鸣的夜里,你已经无法停下这报恩的脚步。

  病中的娘,放心不下玉秀,他便冲锋陷阵。所以有了第一次和玉秀的正面交锋。那瓶药往桌子上一放,玉秀好不容易有点平静下来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抛给思远那个在她心中盘桓已久的问题:我那点不好了?思远的回答很有意思:你没有哪里不好啊?思远诚然从不用有色眼镜看他人,但不代表他心中没有衡量人好恶的一杆秤,看他回答玉秀那句话的神态,眉头微微皱起,貌似恭维,眼神里,却闪过一丝焦虑。他心中,到底对玉秀是什么态度,通过他的眼神,可窥一斑了。他是在打擦边球,回避正面回答。其实,谁没有三朋四友的。真是将你当朋友的人,你问他自己那里不好,有什么缺点什么优点,他一定会回答的清清楚楚,头头是道,并且毫不隐瞒。因为他不怕言语重了或者轻了,会伤害到你。他只会怕你做错了事情。对于玉秀,思远一定是没有什么真切的感情的。玉秀总是想不明白,你不喜欢我,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思远心里想,我只想报恩。无奈死了,遇到这鸡同鸭讲的人,能有什么办法?他再三解释,我只把你当妹妹。可是,人家就是想不通,想不通,你还真没辙,只要找个借口,匆匆离去。临走前,还心有不忍回头看,你这样轻飘飘的回答,还怕不小心伤害了人,我对你的善良,只能无言了。你看你,越怕伤害人,人家就越纠结,依旧想不通,对着个药瓶子,将你‘思念’。你为什么就不明白长痛不如短痛这个道理呢?

  第一次,你将你面临的困境说给项华,项华将道理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其实,这道理你哪里会不明白,你只是与自己的良心在较近较劲。说道这里,我还真佩服那个陈家善,为了孙凤儿,说离婚就离婚。估计陈家善要是你,一定是决绝的。因为这个人,从骨子里,是自私的。我又想到唐书记那个人,一定也不会像你这样纠结,他没有陈家善那样自私,但他恩怨分明,原则性强,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也不能用别人的现状的分析你的现状,你孟思远就是孟思远,自私不是你,恩怨分明不是你,轴的死心塌地,轴的一塌糊涂,才是你。

  当你送老人回家,你是心有余悸地在躲避,不然也不会连房门都不进。可耐的老罗头,就怕你误入歧途,拉着你的胳膊就往外走,诚然是这样,也躲不过玉秀的‘雷厉风行’,冲出来就是一句:你想没想过要娶我?你终于勇敢地拒绝了,可是,看你的神态啊,那样无奈,那样挣扎,那样不忍。我在想,如果你拒绝的旗帜鲜明一点,玉秀又会是什么态度?你走了就走了,为什么还回头看,就像玉秀说的,我又没有叫他来,是他自己要上门的。你不断给玉秀貌似的希望,又不给她情绪发泄的出口,她呢,只剩下上吊了。当你知道,冲进门的一瞬间,那孤儿寡母的可怜无助,彻底击垮了你内心最后的防线。其实,你要在狠心一点点,玉秀在死而复生后,已经不报希望了。后来,你所做的,就是在跟自己良心较劲儿了。就像你自己说的,人家没有勉强我,但人家越这样,我良心越过意不去……你什么都清楚,你什么都知道,可是你终究,你还是……

  在医院里,你来到因受不了玉秀折腾再次病倒的老人床前,老人一句:思远,你怎么又来了?这句背后,有着无奈,其实,老人一定在想,早知道如今这样让你为难,让玉秀难堪,不如当初你找不到我们母女。此刻的思远,眉目疏朗,神情放松,像是想通了什么问题,我正在疑惑,让我吐血的答案诏告天下:娘,我心里最近一直在想,其实我的心里,早就做好了一个决定……玉秀娘一下子就反映过来:孩子,你千万别犯傻。你看,在这个你娶不娶玉秀的时间里,没有人为难你。你从头到尾只是自己在为难着自己啊。

  面对老人的不忍,你却是平静的,淡定的:等我把事情处理完,我就来告诉你……老人的眼泪下来了。我的眼泪也下来了。那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第二次出现,第一次,好像出现在你决定要为娄震作伪证的时候。你越是淡定,他人越是难受。你成功地从被虐的角色转到虐他的角色。你到时轻松了,可是玉秀娘开始难受了,入戏太深的我们,开始难受了,所以,骂你的人,也多了,去南下吧看看,铺天盖地的。我不会骂你,我只会心疼你。那貌似风轻云淡的背后,又背负着多深的痛苦。毕竟,所有的不为人知的苦果,总要你一个人承受。而这些即将到来的苦果,不是天性纯良的你,所能想得到的。

  我们被你的深情的眼神虐,被你无奈的眼神虐,被你的眼泪虐,被你的绝望虐,而这所有被虐的背后,终究,是被你的善良虐。所以,虐到深处,痛到极点,不是你表现在外的痛苦,而是这一刻,你貌似风轻云淡作出的,以自己一辈子幸福为代价的决定。从此,你将痛苦深藏,却让我的痛苦,一次次喷薄。这个你,在这里,当然说的是你,思远,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到底,我们是被你杜小树狠狠在虐。而上海的道别,将是虐的极致和顶点。休息一下,随后奉上。

  南下终结篇——回首向来萧瑟处

  一曲南下,如幽幽羌笛,多么绵长,也终于走到了终点。昨夜,观黑龙江卫视最后四集连播,看完很久,内心仍旧不能平静下来。这最后四集的故事,居然这样精彩,这样荡气回肠。每个人都有了圆满的归宿,每段故事,都有了美好的结局。看到思远最后那段荡气回肠,引人入胜的演讲,我知道,思远终于成长起来了。

  忽然,我就想起了苏轼的那首《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我突然也就明白了,编剧老师为什么让孟思远这个人物喜欢苏轼的词。原来孟思远的灵魂,竟与苏轼的灵魂有着如此高的契合度。这俩人都是有着难以言说的个人魅力的人。俩人都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只求内心无愧的人。只不过苏轼将这‘认真’外化,成为豪放,而思远将这‘认真’深藏,化为隐忍。然而隐忍比豪放更难做到。外化是诗酒江山,可以装疯卖傻,任意挥洒,而隐忍,只能端坐庙堂,一丝不苟。甚至痛不是自己,苦不是自己。一路走来,回首那披荆斩棘的过往,念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万千感慨,尽在其中。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小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南下干部。思远走的太曲折,太艰辛,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看到终于成长起来的孟思远,我的内心,更多是释然,更多是感慨,更多是欣慰,也有看完整部南下的失落,这个轴思远,从此要远离我的生活,灵魂有一阵抽离感。很久没有一部电视剧让我看到这样回味悠长,内心撼动。记录下最后的故事,像思远一样,有始有终。

  第一篇——铺垫

  这最后故事的转折点,从周玉给玉秀表哥找工作开始。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周玉在思远欺骗了自己之后,在他另娶她人之后,还能依旧这样默默地爱着这个轴人,默默地支持着他,这份爱,从头至尾,竟不曾有丝毫动摇,丝毫变化,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直到在和陈家善的谈话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当陈家善犹豫要不要帮岳父孙立本的时候,周玉这样劝慰他:如果我们真的爱一个人,不能因为她带给我们一些麻烦,我们就变心。

  周玉同思远这两个角色,之所以打动我们,就是因为我们一直被他们做事做人,从来都本着理智的宽容,体谅他人,宽容他人的性情一直感动着。这种宽容,这种体谅,正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欠缺的,也因此,才显得,这样难得。而正是这样的周玉,才最适合做轴人思远的妻子,在自己善良中一意孤行的思远,在婚姻里,没有周玉这样一个性格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他的虐人被虐,也因此顺理成章。

  对于周玉,帮助玉秀,其实从本质上来说,的确是为了思远不要那么为难,不能否认她对思远的爱,但她一直将爱理智的隐藏,没有做出任何越界的行为,也因此,在面对玉秀的谴责,才如此委屈。而思远,虽然对周玉一直也默默关怀,虽然不爱玉秀,但一直也尽着一个做丈夫的本分,他是问心无愧的,所以,在面对玉秀毫无根据的‘我们’论,才那样震惊。但是,从思远一听玉秀找过周玉,就立刻去找周玉道歉,我们也明明白白看到,思远心里一直都有周玉,他多么怕周玉收到伤害。他们的爱情,也跃然纸上。但是这样原本该幸福的人,因为愚蠢的报恩,而咫尺天涯,日日相对,内心被爱情煎熬,却要用理智克制,我们总说被剧情虐,这就是虐处的体现吧。

  有一点很有意思,每一次,当玉秀做了愚蠢的事情,思远总是二话不说,把腿就走,干什么去,去找被玉秀‘侵扰’的人道歉。他是个宽裕待人严于律己的人,玉秀偏偏是个宽于律己,严格待人的人,这样的两个人,本身就是水火难容,偏偏要一起生活,玉秀‘天真’,还生活的自我感觉良好一点,而思远,只剩下用理智压抑情感了。在玉秀面前,貌似强悍的思远,到了周玉面前,却将自己软弱暴露的淋漓尽致。手支着头,一脸无奈,一脸苦闷,三分软弱:她那个人,总是会做出一些离谱的事情来,我都不知道该该怎么办了……看到这里,我有点想笑,当初你为了报恩,要娶玉秀,可是有主见的很啊,如今,你的主见,你的主意,哪里去了?周玉还不够苦闷吗,本来是该道歉的人,怎么变成需要安慰的人呢,孟思远,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当初娶玉秀,是你自作主张,如今,还要周玉来给你收拾烂摊子,找玉秀娘,周玉又为你千山万水去,夜深人静,那难眠的夜里,你是不是会煎熬的抓心挠肺?我真的理解你,我也只能理解你,在爱的面前,怎么样的付出,都不为过,只是,思远,你欠周玉的,又该怎么来偿还?不过好心有好报,周玉此去,也让玉秀娘间接知道了思远与周玉的感情,知道了思远宁愿为难自己家人,也不愿意为难她家人,知道了思远为了报恩,将自己近乎推到了绝境,这一系列的‘知道’,为最后玉秀娘的大仁大义,提前做了铺垫。

  第二篇——孩子,我是你爹

  除了思远与周玉的感情,这段假父女相认,真感情流露,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戏,这段戏,将杜淳精湛的‘本色’演技,展现到彻底,将思远的真诚善良,展现到极致,让我的心,也温柔到难以言语。而从这里后,思远也从玉秀的世界,渐渐抽离。她是否通情达理也好,是否体谅思远也罢,都对思远的所作所为,难以影响了。善良的力量,逐渐将玉秀包裹。她越来越无力。这也让我看到,没有感情的婚姻,没有理解、宽容、体谅的婚姻,就是地狱,就是坟墓。可以让观者引以为戒。

  当思远踏进娄震家的院子,音乐响起,此刻,思远的心里,一定是万千感慨的,往事不堪回首,悲伤的,痛苦的,幸福的,终究都会逝去。只有爱的力量,能与这沧海桑田共存到永恒。思远这个人物形象,用彻底的善良,征服了我,杜淳已经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将来也会塑造更多经典人物形象,但是这个轴劲儿十足,把善良渗透到山长水远,云海苍茫的思远,将是我一生不能忘怀的记忆。

  这一段杜淳的演绎,从我观赏的角度,真的是渗透到灵魂的演绎,不,已经不能说是演绎了。他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思远这样的人存在,用那样温柔而宽容,对待每一个需要自己帮助的人。

  面对娄震妻子的疑虑和担忧,思远的眼神是大爱的,或者说,悲天悯人。从这眼神里,我看到了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他说:娄震死的时候,我答应过他,答应的事情,我一定会去做的。每一份责任的担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这以后的日子漫长,太多的艰辛,都是难以想象的。但从思远的眼神,我们却没有丝毫担忧,他那纯良,真诚,淡定,温柔的眼神,告诉我,告诉娄震妻子,面对这承诺,我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他是真的,也一定会做到最好。不相信吗,作为思远,他已经考虑周全,能顺理成章的带走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怀疑,并且自愿地,跟着他走,将这饱受没有父亲摧残的孩子,感受到一些人间温情,唯一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有父亲。这孩子,他从未见过,甚至之前不知道她的名字,俩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第一次见面,就要让孩子百分之百相信他是她的爸爸。是多大的难度?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做到?唯一大答案,就是从娄震托付孩子的那一天起,他就将这从未曾谋面的孩子,在心里做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不然不会有这假戏真做。难有这真情似水流淌,真爱似火燃烧。

  因为没有父亲,而从小就被人欺负的,连个大名都没有的孩子,要怎样相信,面前这个陌生人就是爹爹?因此,她一定是胆怯的,迟疑的,作为思远,只能用自己的真诚与温情来打动孩子。看着孩子惊慌迟疑的眼神,思远轻轻叹口气,站起身,慢慢蹲下,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孩子目光平视,让孩子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人首先是在乎自己的。他用手轻轻扶着孩子柔弱的身子,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爱的温暖,声音里,满满都是温柔:孩子,我是爹。说完这句,眼神里又增添了歉意:对不起啊,这么久没有来看你。让你受委屈了。此刻,孩子的心里,一定是震荡的,这个人真的是自己的爹爹吗?如果是,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什么他的笑容这样温暖如春,眼神这样宽厚似海?这样,让我想流泪?让我,想将满腹委屈倾诉,不论你是不是我爹爹,此刻,都让我扑入你的怀抱,倾诉一番,发泄一次。所以,有了这假相认,真拥抱。

  以后不会再有人欺负我了,这是你对我许下的诺言。以后,我再次见证了你这句诺言。相认时刻,是情感奔涌,或许还有不确定因素,但这一刻,你喂我吃饭,真真切切地就在我身边,像阳光一样将我照耀,我不敢对你的身份,再有丝毫怀疑。我好高兴,我好幸福,再不会犹豫,那一句,爹,也就水到渠成,脱口而出,自然而然。

  你要带我走了,离开这我生活了五年的家乡。但是为什么娘不和我们一块去。我对你殷切地喊:爹,叫娘一块去!你弯下腰,看着我,目光沉静温婉:好孩子,娘要去了,这个家怎么办。我看着你的眼神,我相信爹爹不会骗我。我回头又看了一眼娘,却不知,这从此就是最后一眼。在车上,或许有预感,爹爹你搂着我,让我看窗外,说,新华,再看一眼吧,这就是你的家乡,记住,千万别忘了他。看着你殷切的目光,爹爹,我会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一定不会忘记,你千山万水来看我,告诉我,你就是我爹爹的那一刻。有了爹爹,在这个世界上,从此再不会有人将我欺负,我是多么幸福的人。

  关于思远收养娄震孩子,多说两句,因为下来这段牵扯到玉秀和孩子的戏,我不想再多说。

  玉秀死活想不通,思远为什么要收养别人的孩子,娘劝慰她所说的厄话,也就是编剧最后,为我们所总结的关于思远性格的话。这就是思远这孩子的秉性啊,当初就因为他对你哥哥说的一句承诺,就千方百计找到我们,非要替你哥行孝,你哥哥临死的时候,他答应过你哥,他怎么能不这么做呢?他要没这个秉性,我们也不会认识了他。他也不会成为你男人啊。他对你哥是这样,他对别人也是这样,就是这个秉性,是自私的玉秀怎么也不能理解的东西,而这个秉性,在周玉眼中,恰恰就是她爱思远的原因。所以,不论思远做什么,她都能理解。而当思远满怀希望领着孩子回家,看到的依旧是玉秀一脸厌恶孩子的表情。思远看看无奈的娘,心里,有是什么滋味?唯有叹息。

  第三篇——眼睁睁看着你离去

  从头至尾,即使因为新华的事情,闹成这样,思远也没有想着要和玉秀离婚,他一直在给玉秀机会,玉秀就是不明白,她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原因,多么简单,就是发生问题了,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古人说,一日三省吾身。要成为不受人讨厌的人,这就话,到时该记住。这不找自己错在何处的玉秀,可笑地,竟然又跑到工厂。看到周玉,思远,等人气氛融洽的在一起工作,她更气愤了,她大概想着,思远是我的男人,是属于我的,凭什么对你们笑,就是因为你们,才不关心我,才对我凶!

  女人的直觉最是最敏感,也无可厚非,但玉秀最大的错误,不该当着思远的面,辱骂他心底最深的痛,最大的抱歉,最真的爱。这比什么,都让思远难过,都让思远痛苦。然而就是到了此刻,思远还是说不出离婚这两个字,和玉秀没有任何关系,他唯一不想也不能伤害的,是娘的心。可是,思远,你又凭什么,将周玉伤害了一次又一次。

  伤心欲绝的周玉,差点就要接受喜欢自己而自己不喜欢的小钟的爱情,幸亏清醒的司徒梅,劝住了她,让她没有再走思远的老路。但若不能以嫁人逃避痛苦,唯一逃避痛苦的办法,就是离开。站在思远背后,她远远地看着他,心中,终于下定决心离去。临别前的依依惜别,迟钝的思远,虽然有疑惑,却没有想太多。即使他与玉秀已经天崩地裂,但婚姻关系还存在,他就不会去将私爱倾覆。这是一种道德观吧,对于我们当代,本着好聚好散,只要自己快乐幸福的人生观的人,太难做到,我们的世界,早已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但过度的自由,有时候也是一种放纵。信马由缰的人生,会遇到什么离谱的事情,我们难以预料。本着良心做人,克制自我欲望,应该是思远带给我的启发。但前提是,不要伤害爱自己的人了。

  周玉终是走了,她已经没有理由再留在这里,让自己伤心,让思远难堪。即使到如今,他心里也没有丝毫埋怨思远,那封情深缱绻的离别信,已经说明一切。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心如刀割。

  思远,我走了。看到这一句,思远下意识往门外看了一眼,反映慢一拍的他啊,这一刻,才反映过来周玉方才的依依惜别为那般。‘我到福建支持新区建设去了,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每天,虽然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这种感觉让我窒息,我想,我应该换一个地方。我听说那边的海很蓝,天也很辽阔,到了那里,也许会让我真正的走出来,就让时间,去洗涤我内心的痛吧。’

  最后的最后,是当初思远写给司徒梅的那首诗,也是周玉做了一字之师的那首诗,更是思远最初看清自己爱之所在的那首诗。‘浣纱在岸上,倒影映落下。洗尽三千尘和土,明朝又南下……’命运的手,折磨这善良的两个人,因为报恩,思远生生舍弃了心爱的人。而爱他的周玉,从头至尾,也没有一丝一毫责怪他的意思,她从来都知道他内心的痛与苦。她从来只记得他对她的好,忘记他的狠心。最后那句‘别来送我,天各一方,反而会让我觉得,我们离的更近……’几乎让思远坚强轴心,崩溃到彻底,绝望到无期。爱而不能,天天相见是折磨,到不如,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不见面的思念,也许到是最好的距离。杜淳将思远看这份离别的信的时候,那种痛彻心扉,那种绝望无期,那种灵肉分离,演绎的如此动人心魄,震撼人心。虽然没有潸然的泪水,但这微红的眼眶,却让我也随着他,绝望到无期。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周玉,你不要我送你,我知道你是怕离别。我也不敢去送你,是我对不起你,是我这样将你伤害。此时此刻,看着你远离我的世界,我竟然除了一句说不出口的对不起,再没有任何能将你安慰的办法。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离去,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重逢的那一天。

  第四篇——再也不要放开你的手

  这个世界,好人若是得不到好报,会让人彻底绝望,陷入悲观情绪,对人生也就丧失了奋斗的动力。总要给人一些温暖,让人相信这个时间还是美好的。但得到一些,就要失去一些。事情要得到圆满解决,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编剧老师将这善良的俩人,一直从第一集虐道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刻。这是再次教导我们:人世间,最难得的就是真情,遇到了,千万不要错失,因为,并不是人人都如思远一样幸运,能有这样一个周玉来爱他,也不是每次会如故事里那样,可以给你想要忏悔的心,一个恰到好处的台阶下。

  思远听到周玉瘫痪的消息,终于崩溃了,这次,他不再犹豫,不再迟疑,他立刻收拾行装,离去。这一次,面对玉秀的软硬兼施,他不再有丝毫心软,丝毫困顿。他也没有时间在犹豫了,也没有理由在软弱了,面对玉秀的眼泪,他的心,第一次坚硬如岩石:我不怕。甩开玉秀紧紧搂住她的手,毫不犹豫的,离去。

  当看到病床上无助的周玉,他情不自禁,奔向她:周玉……却被周玉冷漠拒绝。从未被周玉冷漠对待过的思远,颇为困惑地,看着陈家善,也许是寻找一个答案,也许是寻找一点帮助。他欠周玉的,是一生一世爱的承诺,当初,在报恩与爱情面前,他选择了报恩,如今,在爱情与恩情面前,他必须先择爱情。因为恩情以偿,爱情,已经亏欠到泛滥。也就是他自己说的:我完成了对一个战友的生死承诺,我必须兑现对另一个战友的生命承诺。这个承诺,就是当初离别时,他说,周玉你等着我回来……

  选择恩情的时候,是因为他觉得,恩人更需要自己,而如今,选择爱人,是因为爱人更需要自己。思远啊,你总是将一腔爱,一腔情,一腔温柔,一腔善良,倾洒在每一次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但时候总是有差错,造成这一次又一次的天意弄人。将你折磨,将更多与你有关的人折磨。这最后的最后,你选择爱情,竟也不是为自己的私心,只为,周玉比恩人更需要你。

  再次来到周玉榻前,你无言的看着以冷漠对待你的周玉,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困惑和犹豫。只是坚定地,看着自己爱的人。因为,你已经想好要真么做。你一声声呼唤故作冷漠的周玉,周玉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还要来?是啊,你为什么还要来,就在我已经决定要将你忘记的时刻。思远再不故作冷漠,这一次,他一定要让周玉知道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内心的煎熬和痛。

  所以,千言万语,也比不上一句:因为我爱你。什么叫爱,什么叫牵肠挂肚。你离开的日子,我每天都在想你,我控制不住自己去想你。周玉,我是爱你的。周玉泪如珠滚,她怎么不知道他的爱,可是,时间不对,地点不对,他们中间还隔着一个玉秀。她想的不是你怎么爱,而是如何爱。爱是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爱的世界里,从来容不下一个第三者。可是此刻,这情绪泛滥失控的一刻,怎么还有理智的存在?所以,那个一直将个人感情隐藏的思远,终于自私了一次:我不管,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只知道,我不能没有你,我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次,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了……这样深沉的爱的表白,孤独的周玉,盼望思远来爱他的周玉,没有任何拒绝的勇气,只能泪眼相望。终于,我期盼了好久好久的,那个深深的,满怀歉意的,情不自禁的拥抱,给了周玉。也许下了慎重的诺言,和玉秀离婚,和你在一起。面对这喜极而泣的两人,谁还忍心,责怪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他们已经牺牲太多,还有什么可拿出来牺牲?给他们最后的的爱,好让他们相信,这人世间,还有温情。

  那回到上海,和玉秀一次次的交锋,面对老人,沉痛跪下的沉痛忏悔,那在林间,此匆匆赶路的脚步,我都不想多回顾,我已经被虐心虐肺到崩溃的顶点。就让我,多回味一会儿,思远终于摆脱了恩情的枷锁,奔向爱人身边的那一刻的温馨,美好,感动。

  人生都是曲折的,都是未知的,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思远在爱情、恩情、亲情、工作、道义、责任,的一次又一次的锤炼和打击中,终于成长起来。写出《定风波》,性情豪迈的苏轼,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和淡然,他也是一次次饱受命运的捉弄和人生的摧残后,才有了这定海神针一般的豁达自如淡然。思远,也是如此。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饱受苦难,并愈挫愈勇的人生,才能体会到这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内涵。才能含笑带泪,畅怀人生。所以,深得苏轼含蕴的思远,也才能站在讲台上,演讲出那样真诚,那样慷慨的话语。人生六个字,不害怕,不后悔,前半生不害怕,后半生不后悔。这六个字,值得每一个看过这部戏的我们,深藏深思。

  杜淳是自信的,在发布会采访中,他敢于大胆地夸自己,孟思远这个角色,不同于杜淳以往任何一个角色。一个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这样自信。就是真的对自己所夸奖的事情,尽自己能力做到了近乎完美。也只有这样,在面对他人夸奖,才会面无愧色,自己评价,才会敢于夸奖。我不说杜淳其他角色演绎如何,只说孟思远这个角色,我觉得他担当得起,别人夸,与自夸。

  原来,他一直信奉这六个子,不害怕不后悔,假戏真情,那台上的演讲,才让我有着恍如隔世,真切无比的感受。最后,再一次感谢杜淳的倾情演绎,塑造出孟思远这一经典人物形象。也感谢编剧老师,将如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奉献给我们。让我们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感。才不枉,这一路,共同南下。电视剧里的南下故事结束了,可是人生里的南下路,还在继续。还是那句:洗尽三千尘与土,明朝又南下。新年在即,祝福每一位朋友,新的一年,做真实的自己,做勇敢的自己。只有前进,才能进步。

  虽然,今天颇有点兵荒马乱,思路几次被打断,但庆幸,本着一腔真诚真情,终于善始善终,有始有终。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让我坚持下来的真实原因,到底是因为喜欢杜小树多一点,还是被南下感动多一点。从这文字的角度,我不得不承认,是喜欢杜小树多一点,才有我这样八章的坚持。但不可否认,南下真的是一部好戏,因为只有小杜的精彩的戏,也不会让我如此假戏真情,倾情一把。

  全文终 

标签: 密室逃脱绝境系列9无人医院攻略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