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引风波 个人到底吃没吃亏?我们一起算笔账

9158APP 311 0

  原标题:吃亏了?新一轮医保改革引风波,我们算了笔账

  连日来,全国多地的医保改革新政落地,引起阵阵波澜。

  很多人认为,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少了、报销有门槛了,个人“吃了亏”。

  本轮医保新政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

  改革后吃亏了?

  老人比年轻人感受更明显

  顶端新闻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多地“门诊共济”政策的规定基本一致:在职职工方面,一是因个人缴纳的医保费用计入个人账户的钱被削减等原因,导致个人账户余额大幅减少,二是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全部计入统筹账户;退休人员方面,也因为划入方式和比例的改变,导致个人账户余额大幅度降低。

  总之,医保新政造成了一个直接结果:医保卡中个人账户上的钱变少了。且部分地区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再建立个人账户。这是很多人的直观感受。

  

医保改革引风波 个人到底吃没吃亏?我们一起算笔账-第1张图片-9158手机教程网


  其实,本轮医保改革的政策设定不止这些。

  2月10日,顶端新闻记者采访了两位郑州市民。

  “前段时间我治疗龋齿,就用了这个门诊报销。”说起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以下简称:门诊共济),在郑州某企业工作的高先生深有体会,“其实,要不是去拔牙,我也不知道到门诊看病还能报销了。”

  高先生花费的医疗费用共计1936.45元,因其是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故需按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在职职工报销55%来计算。

  根据上述医院门诊缴费凭证显示,高先生此次门诊就医的花费,由医保统筹支付1006.65元,高先生个人医保账户支付了929.80元。

  与高先生一样,因就诊得知或至今仍不知道门诊共济的,还大有人在。

  事实上,河南省已从2022年7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实施职工门诊共济保障,而对此政策感受较为明显的,则以老年人为主,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我闺女医保卡里的钱几乎没花过,取也取不出来,不过,现在我能用她的卡。”刘先生患有慢性病,每个月医保账户的钱多数用来买药,但凡再有个其他就医需求,往往只好自掏腰包,“门诊能报销,而且还能用子女的医保卡,这点还挺好。”

  亏了还是没亏?我们来算笔账。

  假设一位郑州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为4000元。

  若按照以前的标准,其每个月的医保账户会收到4000*4.5%=180元,而实施门诊共济后,其每个月医保个人账户收到的费用,调整为人均养老金*2%,根据网上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职工人均养老金为3278元,这样一来,其每个月医保个人账户收到的费用就会变为3278*2%=65.56元。

  如果其因颈椎病到某三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可报销费用3000元。

  按照门诊共济政策,除去起付费(又称门槛费)40元,按三级医院55%的报销比例,可报销(3000-40)元*55%=1628元。

  虽然其个人账户少划入约1400元,但其享受待遇却多了200多元。

  而按照武汉门诊共济的政策,假如在职职工李先生年收入8万元,患有慢性病。

  他在某二级医院门诊就医,发生可报销费用4000元,除去起付线700元,按二级医院60%的报销比例,可报销(4000-700)元*60%=1980元。

  虽然门诊共济后,李先生个人账户少划入1360元,可他享受的待遇却多了620元。

  参保人员账户积累差距大

  风险防范机制并非收入分配机制

  “退休人员感受比较强烈,因为能看到的是个人账户里钱少了,感觉自己的待遇受了影响,毕竟很多人觉得钱在自己账户里的,才是自己的。”某中部省份医疗系统人士称,门诊共济,是通过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减轻参保人员特别是老年人门诊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强化医保基金的保障功能,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在他看来,医保部门想要的,是实现“统筹基金管大病,个人账户管小病”,而之所以提出门诊共济,是因为原来的职工个人账户不具有共济性。“年轻人医保账户里的钱几乎都是越存越多,很少往外出,可老年人的账户很多都不够花”,这就造成参保人员之间积累的账户结果差距很大。

  当然,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大也是另一重原因,比如有些省份刚到第四季度,医保基金就已出现超额支付。

  “个人账户减少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但个人账户减少并不意味着保障会打折,而是放到了共济的大池子里,保障不会丢。”上述人士补充道。

  另有业内人士从社会保险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

  其认为,风险防范机制不是收入分配机制,其强调防范社会风险的作用,是救命钱。

  而个人账户钱数的多少,可能眼下对个体来说有收入多少的差别,但从制度上来讲,共济保障更具有风险防范功能。

  “有人说不该让个人账户买单,但其他办法又是什么呢?”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提高医保缴纳费用,还是增加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投入,都只会增加企事业单位以及财政负担,“政府财政在社保这块投的多,那必然在其他部分就会减少。”

  “从长远来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是个好事,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他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