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将推出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 李彦宏:很兴奋

9158APP 387 0

  原标题:百度将于3月上线ChatGPT产品,名为文心一言

  

百度将推出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 李彦宏:很兴奋-第1张图片-9158手机教程网


  经济观察网记者任晓宁

  2月7日,记者从百度获悉,百度将在3月份完成其ChatGPT产品的内测,面向公众开放,该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

  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线前的冲刺。

  ChatGPT技术背后是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技术,这些技术目前百度已经具备。

  百度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百度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也有全栈布局。

  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

  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

  百度上线ChatGPT产品之前已有迹象。

  2022年末,在一场百度内部沟通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到,最近包括自己周边同行业同领域的朋友和好多不同领域、跨界的人都在问他怎么看ChatGPT。

  当时李彦宏说,无论是AIGC,还是ChatGPT,都是新东西,都是AI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后产生的新机会,技术能做到这一步了,但是它会变成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能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在这个链条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他很兴奋,另一方面,他也觉得责任挺大,“作为一个公司、一个商业机构,我们有这么酷的技术,那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人人需要的产品,这一步其实才是最难的。”同时他也提到,这是百度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按照谷歌和微软节奏,文心一言开放内测还有可能提前。

  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

  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

  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

  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

  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

  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

  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

  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

  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

  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

  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

  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

  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

  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实话说,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

  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

  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给大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以后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能用机器完成的作业,一定不是好作业。

  年度总结、月报、周报中的套话,可以轻松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这也说明一些占据员工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只是重复性消耗。

  换言之,未来检验一项工作是否真正有意义、有实效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能不能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迟早能够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

  如果这一判断最终成为现实,那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随着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

  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

  指挥机器的是人,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

  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在科学与文化领域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如果ChatGPT代替人类思考,上帝都笑不出声来

  近日,ChatGPT逐渐成为国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正如当年的AlghaGo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一样,人们正在感觉到ChatGPT的无所不能,从而引发它在当下、在未来,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思考和讨论。

  最后又落脚于一个老问题:人工智能最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那究竟什么是ChatGPT?我看过很多定义,都很专业、很学究气,一般人不容易看懂,倒是一位自媒体作者讲得简单明了:“Chat GPT——可能很多人被这个冗长的名字搞糊涂了。

  说实话,我第一眼也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看了英文原文, GPT就是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预训练生成模型),我还是一头雾水。

  玩了3天之后,我把它概括为‘聊天机器人’+‘搜索工具’+‘文本创造工具’。”

  据此,我们可以把ChatGPT想象成为一个机器人,他会跟你聊天,会帮你搜索信息,会帮你写文章。

  熟悉人工智能的朋友,可能觉得这也没什么新奇,因为这些事情几年前,人工智能产品就已经会干了。

  但核心问题是,会干是一回事,干得好是另外一回事。

  就比如说,开发出一款会下围棋的软件不难,但开发一款能够打败柯洁的机器人,就足以震惊世界了,AlghaGo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AlghaGo只是在围棋领域,而ChatGPT则已经进入了日常工作领域和生活世界。

  正如自媒体作者实验的那样,ChatGPT在回答问题时,已经能听出“隔壁老王”的弦外之音,并严肃地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笔者算是资深的文字工作者,所以对ChatGPT写文章这事比较关注,于是托朋友向ChatGPT(我本人还无法完成注册)提出要求:请以周云评论(笔者的时评公众号)的文风写一篇关于中国人口减少的时评。

  结果ChatGPT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算是一篇平庸但勉强能达到发表水平的时评。

  最关键的是,其中一些段落的文风和思路跟笔者非常相似。

  笔者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请撰写一篇主题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广州市社科基金申请书的摘要(这是这个寒假笔者想做但由于时间问题而放弃的一件事情),这一次ChatGPT跑题了,从内容看,讲的基本上是广州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但如果把主题改为“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现代化道路探索”,又跟内容能够严丝合缝。

  假以时日,经过训练和资料的积累,相信ChatGPT也能够胜任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课题申报的撰写任务。

  由此往大里说,别的领域我不太懂,不敢讲,但在文字写作这一块,笔者确定假以时日,ChatGPT也将能够代替现有的人类的大部分文字工作。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不久前,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在特拉维夫举行的一次大型网络安全会议上透露,他这次会议演讲的开头部分是由ChatGPT编写的,这个消息会不会让“文件狗”瑟瑟发抖?那么在学术研究领域呢?由ChatGPT代写作业,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一种现象,调查发现,89%的美国大学生已经在用ChatGPT写作业。

  这就意味着,ChatGPT已经可以从事初级的乃至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

  未来,随着不断改进,ChatGPT的学术研究水平会越来越高。

  就笔者熟悉的历史研究领域,随着ChatGPT掌握的资料和方法越来越多,撰写出高水平的史学论文应是可期之事。

  当然,很有可能某些路数会跟人类撰写的历史论文有所不同,但这不重要,AlghaGo下棋的套路跟人类也有不同,但并不妨碍它战胜世界冠军。

  回到主题,功能如此强大的ChatGPT,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最初会出现一个狂欢阶段——想偷懒的学生以及“材料狗”“科研狗”们,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文字狗”, 突然之间发现一条捷径,从而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但狂欢过后,很快就会笑不出声,原因很简单,机器人能完成的事情,为什么要交给人类来做?人们的饭碗就会受到威胁。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一直在发生。

  机器代替人类,从事了很多工作,抢走了人们的饭碗。

  但值得欣慰的是,人类又会发明或者创造新的行业,也就是新的饭碗。

  回顾过去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到,不管机器或者之前的人工智能如何代替人类劳动,人类的思考并没有被代替,反而越来越深刻,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活动没有出现退步或者停滞,而是处于不断进步中,这是人类进步的希望所在。

  但ChatGPT带来的问题是,人类最高级的一些思考及相关的脑力劳动、智慧活动正在被代替。

  或者说,由于ChatGPT带来的对于人类教育和劳动的冲击,人类这方面的能力有可能被弱化、停滞,甚至退化,而这恰恰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精华的部分。

  米兰昆德拉曾经善意地讽刺人类: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但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不思考了,人类还成其为人类吗?我想无论是米兰昆德拉还是上帝,都没法笑出声,一定会流下痛苦的眼泪。


标签: 百度 ChatGPT 李彦宏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