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却以百分百的成功率
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
发发成功、次次圆满的成绩
现在,他们正以全新的状态
迎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到来
火箭吊装指挥赵俊凯
正在执行某型号任务火箭吊装作业
这是他今年第七次执行火箭卸车吊装任务
28岁的他早在两年前
就成为一名吊装指挥
为了练就过硬的吊装技术
他每天晚上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
记录下20余万字的专业笔记
吊装是整个测发系统的第一环
也是对火箭移动最大的岗位
要求他们
想得更细、做得更实
作为一名吊装指挥
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
还要练就绝佳的眼力、判断力
以及对整体风险的把控能力
赵俊凯所在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某站
主要担负火箭、卫星等航天产品的
技术勤务保障工作
被称为发射场区的“总管家”
2017年以来
该站鼓励青年骨干争当科技创新领跑者
赵俊凯首次提出
无线遥控操控吊车的建设性意见
在“神十三”任务飞船吊装过程中得以应用
赵俊凯表示
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
使人员、厂房、设备接近保障极限
通过无线遥控操作吊车
相当于把操作手和指挥员合二为一
不仅能够精简人员岗位
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安全性能也大大增强
为适应航天发射任务
超高密度、超高强度、超高难度的新常态
他们组建了5支创新团队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国防科技专利1项、科研创新成果17项
我们着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人才队伍,在任务中已经实现了吊装对接精准高效、垂直转运分毫不差、火箭加注滴液不漏、勤务保障安全高效的任务目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某站
党委书记王书昌
根据任务安排
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转入建造阶段
今年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执行
2次飞船发射、2次飞船回收
以及20余次卫星发射任务
让我们一起期待
青年航天人的精彩表现
来源: 央视一套
标签: 1个手机号码申请2个微信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