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9158APP 463 0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共进、共生共存,共同构建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更加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在乡村更加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协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之举。笔者认为,要从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治理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更好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聚力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组织既是具体操作的“指挥部”,更是攻坚拔寨的“硬堡垒”。因此,必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向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原则,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积极吸收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基层。要大力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努力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真正把基层干部和农村劳动力变成乡村振兴事业的主力军。要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持续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积极培育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建设高素质的先锋模范带头人,真正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强建好,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服务群众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真正推动形成“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好人让基层干部做”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乡村治理提档升级的新要求。乡村治理滞后于乡村发展成为制约乡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因素。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系统梳理和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厘清基层组织自治职责,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常态化,加强对符合条件的公益类社会服务组织的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个人有序参与乡村发展事务,进一步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应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解决乡村发展稳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让基层党员群众感受法律力量、认知法律尊严、增强法律信仰,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逐渐形成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引导基层党员群众讲道德、守道德,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繁荣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推动形成“乡风文明、自然和谐”的乡村治理体系。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生态宜居。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让广大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基本要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阵地功能,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科学制定村规民约,突出抓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等关系民生福祉的根本性问题,组织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党员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形成美丽家园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合力分配公共财政投入,真正让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要理顺部门责权关系,加强制度和政策供给,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全面发展特色产业。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的振兴发展对“城归”的引力就是农民生活富足。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社会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有了产业支撑,就业才有岗位,创业才有空间,发展才有前景,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群众安居乐业。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规划,挖掘特色优势,突出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的底色。要探索“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线上开发”的产业发展模式,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延长农特色产业链接,增加附加值,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

标签: 乡村振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