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路径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调研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措施的重要阶段,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好和确定好,关系重大、影响长远。要提高理论认识,深入研究问题,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促进战略决策科学化,合理把握战略实施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为:
一是农村市场化发展程度不高。农村市场化离不开主体市场和要素市场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多项重大举措,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但许多改革尚在封闭试点过程中,并且城乡二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是公平的收益分享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许多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增收渠道有限,财产性收入仍然不高,非农化、空心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受制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缺位等因素,乡村范围内公平的收益分享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一定障碍。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基层党建滞后、党组织发展无力、部分党员干部懒政等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地方的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关系不清、职责不明,部分地方社会治理参与性、有效性不高,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要求、思路和目标,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我们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这五方面实施振兴:一、实施产业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
中国特色乡村产业体系以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重点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农业绿色化战略、农业适度规模化战略、产业融合化战略,以乡村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为依托,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手段为支撑,打造一批具有各地特色的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等。二、实施文化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核心灵魂乡村文化振兴要从乡村的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着手,一方面要坚持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要培育和发展现代乡村文化,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村自主文化组织的发展,支持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要推进乡村互联网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网络文化产品。三、实施人才振兴,培养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资,完善和升级乡村教育基础设施。一方面,要提升乡村教育人才队伍的素质,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农民。
要鼓励“三农”学者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对农民进行教学。要鼓励农民到学堂去,让农民进入农业院校进行定期培训。要加强农民的职业考核,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者的职业化。四、实施生态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绿色支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是保障农民基本身体健康的关键,也是广大农民基本的民生福祉。
实施生态振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观念革命、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筑绿色政策体系。将绿色GDP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构筑农村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制度。要加快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调动全社会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五、实施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乡村组织的虚化、弱化和边缘化,让乡村振兴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就必须构建起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党和国家政策落地;二是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四是引导和扶持农民自治组织,通过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和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标签: 乡村振兴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