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公布一则案例。小王与小李相识于网络并结为恋人关系。半年内,小李通过微信亲属卡消费2000元,通过支付宝亲情卡消费4万余元。

此外,在恋爱期间,小王陆续通过银行卡转账等方式向小李转账合计25万元。双方分手,小王认为上述款项均为借款,要求小李全部偿还,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认为亲情卡等卡类开通过程均提示为“赠予”或“赠送”,故法院对微信亲属卡消费的2000元及支付宝亲情卡消费的4万余元不予认定为借款。


其余款项,小王证据中转账汇款备注借款及签订借款合同且小李表达还款意愿,能够证明其为借款,法院综合上述证据判定小李欠付小王款项合计25万元及相关利息。
文章来源:
中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