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 微信发布朋友圈实用规范

9158APP 0

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都更加关注打假问题,微信也趁着这个机会,正式推出了《微信朋友圈使用指南》。随着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微信广告层出不穷,一些色情、反动信息也可能出现在朋友圈中。这次微信正式推出了这个朋友圈使用规范,以遏制朋友圈的使用。一些不好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规格。

14264697899334883.jpg

微信朋友圈使用指南

1. 原则

1、为了维护微信朋友圈健康的生态秩序,更好地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微信安全中心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腾讯服务协议》,腾讯公司《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并制定了《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2、微信用户在微信朋友圈的活动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微信安全中心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用户协议规则处理违规行为,并配合主管部门维护微信用户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

3、如果您对本规范的理解和执行有任何疑问或争议,可以告知我们,我们将按照相关规则进行解释或处理。

2、相关条款

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服务,必须阅读并遵守《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腾讯服务协议》以及腾讯为此制定的特别规则。本规范依据上述协议和规则进行说明和解释。相关内容及示例旨在帮助微信用户更加清楚地理解并遵守相关协议和规则,但并不用于修改或变更上述协议和规则中的任何条款。

3、使用规范

4、微信朋友圈健康生态秩序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微信用户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以下使用规范将有助于运营商更清楚地了解微信朋友圈的运营规则。我们希望能够为运营商、用户、平台等各方创造并维护一个共赢、互利的生态系统。

1 微信朋友圈内容规范

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协议规则。若发布内容涉及违反相关规定,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微信用户采取相应措施。

1.1 侵权或侵犯隐私的内容

1.1.1 主体侵权

1)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的商号、商标,侵犯他人商号、商标专用权。

2) 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姓名、头像,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利。

1.1.2 内容侵权

1) 未经授权发表他人原创文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未经授权公开他人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个人隐私信息,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3)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或者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的。

4) 未经授权泄露企业商业秘密,侵犯公司合法权益。

如果此类侵权行为是首次发生,违法内容将被删除。多次发生或情节严重的,将在一定期限内封禁该非法微信账号。

1.2 淫秽色情内容

1.2.1 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嫖娼、寻找一夜情、寻找性伴侣等。

1.2.2 发送色情文字、色情视频、色情漫画等用于色情目的的内容,但不限于上述形式。

1.2.3 长期发送色情、性暗示信息吸引用户。

1.3 暴力内容

1.3.1 传播人或动物被杀害、致残、枪击、刺伤、酷刑或其他伤害的真实图像。

1.3.2.描述暴力或虐待儿童的内容。

1.3.3 存在吸毒、自虐、自残等令人不安的暴力场面。

1.3.4无资格销售仿真枪、弓箭、管制刀具、气枪等致命枪械、武器。

1.3.5 描绘真实武器以鼓励非法或鲁莽使用等目的的内容。

1.4 赌博内容

发送组织赌博聚会、出售赌博器具、传授赌博(钱术)技巧、方法、方法等内容。

1.5 危害平台安全的内容

1.5.1 发送钓鱼网站等信息,诱导用户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1.5.2 发送病毒、文件、计算机代码或程序可能会对微信消息服务造成损害或中断正常运行。

1.6 犯罪相关内容

发送报复、追债等黑社会性质的信息;雇佣、引诱他人从事恐怖活动、暴力等活动的;结伙、招募成员,对社会秩序造成潜在危害的。

1.7 违法物品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和采购发票;销售假烟、假币、赃物、走私物品的;非法申领证件印章、申领身份证、信用卡、申领手机拷贝卡等信息的;交易人体器官等

1.8 广告内容

1.8.1 欺诈和虚假广告

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欺诈广告(如网赚、彩票中奖信息);保健品、药品、食品广告虚假夸大减肥、增高、丰胸、美白功效而明显无效的;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广告。

1.8.2 非法物品和非法广告内容

非法广告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发票、销售假烟、假币、赃物、走私物品;非法刻印章、机构身份证、信用卡、手机拷贝卡等信息;人体器官交易等

非法物品包括但不限于:象牙、虎骨等非法野生动物制品、贩毒、窃听、军火、人体器官、毒品、国家秘密、信用卡套现、申领证件、非法刻印、性虐待, ETC。

1.8.3 广告本身推荐的商品与微信账号披露的身份(包括注册和披露的主体信息、经营业务范围)无关,例如:账号名称为心情语录,实际销售的商品为减肥产品等

1.9 虚假信息内容

本规定所称虚假信息,是指微信用户及其他主体虚构、转发、传播的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等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

1.9.1 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政治虚假信息。

1.9.2 煽动国家、地区、民族、宗教之间仇恨、歧视、误解,损害良好风俗的虚假信息。

1.9.3 扰乱社会秩序,引起或者可能引起公众恐慌的虚假信息。

例:紧急,紧急,请告诉你的熟人近期不要吃海鲜。请速转发

1.9.4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虚假信息。

1.9.5 涉及生活常识、公共话题的虚假信息。

1.10 引起分享和关注的内容

14264698256871748.jpg

1.10.1 强制用户分享:分享后才能继续下一步。包括但不限于:预订前分享、知道答案前分享等。

1.10.2 激励用户分享:用户分享后将获得奖励。包括但不限于:邀请好友开礼盒、集赞、分享增加抽奖机会等。

1.10.3 胁迫、诱导用户分享:使用夸张的言辞胁迫、诱导用户分享。包括但不限于:“不转发,你就不是中国人”、“请转发给好心人”、“转发后,你就有了平安”、“转发疯了”、“必须重新发布”等。

1.11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违反相关规则的内容。

2个微信朋友圈行为准则

以下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影响用户体验,也可能对其他用户、微信朋友圈和腾讯造成损害。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微信账号采取相应措施。

2.1 使用插件

未经腾讯书面许可,使用插件、外挂或其他第三方工具和服务访问微信朋友圈及相关系统。例如:利用任何第三方工具或其他方式规避群发限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公众平台的单发功能实现群发功能,意图规避公众平台的限制关于群发数量等

2.2 粉红清洗行为

2.2.1 未经腾讯书面许可,利用其他微信个人账号、微信公众账号及任何功能或第三方运营平台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宣传或相互宣传,包括但不限于:僵尸洗白、微信公众号相互宣传账号、微信个人账号通过普通微信消息、附近人的问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推广微信账号,并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相互推广等。

2.2.2 本规范定义的推广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链接、头像、二维码、纯文本等多种形式进行的推广行为。

2.2.3 制作、发布与上述行为相关的方法、工具,或者运营、传播此类方法、工具,无论这些行为是否出于商业目的,用户账号均将受到处理。

3 数据使用规范

3.1 获取或使用用户数据

您不得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或使用微信朋友圈中的其他用户数据:

3.1.1 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复制、存储、使用、传输用户数据,并向用户如实披露数据用途、使用范围等相关信息。

3.1.2 要求用户共享个人信息(手机号码、出生日期等)以使用其功能,或收集用户密码或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生日、地址等)。

3.1.3 将用户的微信号、姓名、QQ、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出生日期等信息用于任何未经用户及微信公众平台授权的目的。

3.1.4 试图对用户的微信号、姓名、QQ、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出生日期等信息进行反射式搜索、跟踪、关联、挖掘、获取或利用,从事与所披露身份无关的行为微信帐号。

4 支付规范

为保证您的支付及资金安全,建议您在微信朋友圈及相关功能中进行支付时,使用微信支付服务。使用时,您必须根据您使用的微信支付服务内容,遵守《微信电子商务服务协议》、《微信支付用户服务协议》等相关协议和规则。

5 商标和商业外观

5.1 微信用户必须遵守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腾讯公司关于知识产权使用的相关规则。

5.2 非商标权人的微信用户不得擅自使用他人商标。

5.3 如果您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涉及他人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腾讯有权要求发布者如实说明,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权利证明或授权证明。发布者未按要求说明并提供相关权利证明的,该内容将被视为前述违法内容。

5.4 非腾讯公众号不得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如“腾讯”、“微信”、“腾讯”、“微信”、“QQ”等)或相似的内容(如“腾讯”、“微信”、“QQ”等)以腾讯现有知识产权的帐号名称及输出内容。腾讯、腾讯、微信等),或容易与现有腾讯产品设计主题、外观等混淆的内容。

5.5 非腾讯运营的微信帐号不得进行任何误导或暗示腾讯是微信用户的行为,或者误导或暗示腾讯认可其质量、服务或以任何形式与之存在合作关系的行为。

六、阶梯处罚机制和举报申诉机制

6.1 阶梯处罚机制

6.1.1 非法内容

6.1.1.1 一经发现,将删除该内容,并屏蔽微信朋友圈。

若微信账号被发布,我们将根据情况给予该微信账号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封禁或注销账号,并公布处理结果;

6.1.1.2 侵权内容

侵权主体:首次发生此类侵权行为,违法内容将被删除。多次发生或情节严重的,将在一定期限内封禁该非法账号。

内容侵权:如果此类侵权行为是首次发生,违法内容将被删除。多次发生或情节严重的,将在一定期限内封禁该非法账号。

6.1.1.3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对于淫秽及边缘色情内容、暴力内容、赌博内容、涉黑内容、非法物品销售内容,将根据违法程度对用户进行相应处罚。如果此类行为首次发生,非法内容将被删除。多次发生或情节严重的,将在一定期限内封禁该非法账号。对于第三方,根据违规程度,将直接屏蔽链接或禁止域名。

6.1.2 违规行为

6.1.2.1 诱导分享、诱导关注、恶意营销行为

微信个人账号:若删除违法内容,我们将视情况对该微信个人账号给予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封禁或注销账号等处理结果,并公布处理结果;

第三方:根据具体违规行为,将屏蔽链接或禁止域名。

6.1.2.2 欺诈行为

微信个人账号:若删除违法内容,我们将视情况对该微信个人账号给予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封禁或注销账号等处理结果,并公布处理结果;

第三方:根据具体违规行为,将屏蔽链接或禁止域名。

6.1.2.3 收集点赞

微信个人账号:若删除违法内容,我们将视情况对该微信个人账号给予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封禁或注销账号等处理结果,并公布处理结果;

第三方:根据具体违规行为,将屏蔽链接或禁止域名。

6.2 举报、投诉和申诉机制

6.2.1 举报投诉机制

微信用户及其他法人认为微信朋友圈存在侵权违法信息或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举报或投诉,并提供符合法律和腾讯要求的相关举报或投诉证明材料:

6.2.1.1举报微信朋友圈违法信息或行为,应通过微信朋友圈举报功能进行;

6.2.1.2 对微信个人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或实施的侵权信息或行为进行投诉,应通过微信个人用户侵权投诉流程或微信安全中心侵权投诉页面进行投诉;

微信个人用户侵权投诉:电脑访问weixin110.qq.com-侵权投诉-个人侵权投诉

6.2.1.3 对微信公众号发布或实施的微信朋友圈侵权信息或行为进行投诉,应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线“侵权投诉申请”流程或微信安全中心侵权投诉页面进行投诉;

举报公众号侵权:在电脑上访问mp.weixin.qq.com - 页面底部- 侵权投诉

6.2.2 投诉机制

微信用户如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申诉或解封:

6.2.2.1微信公众号申诉渠道指引:公众号因违规行为处理后可以申诉。违规处理提示页面有申诉入口。

提出申诉时,您必须提供符合法律及腾讯要求的相关申诉证明材料,供腾讯审核。

6.2.2.2 电话客服:0755-83767777

6.2.2.3 在线客服:访问kf.qq.com-微信-解除登录限制

6.2.2.4 若第三方应用或信息被禁止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申请解禁:

1)请先参考上述规范,修改或删除违规内容,直至符合本答案的相关规范。

2)修改后,您可以发送至腾讯指定邮箱:moment@tencent.com申请解封。

3)如果微信公众号功能被屏蔽,请按照公众平台相应提示,等待解封。目前,该邮箱(moment@tencent.com)仅接受朋友圈相关处罚的解封申请,不接受微信公众号解封申请。

请使用以下格式作为电子邮件

【朋友圈解锁申请】“申请人或公司”+“页面主题(如紧张猫)”

请在文本中附上被阻止的链接和情况说明。

被屏蔽的内容必须经过审核并修改为符合本回答的相关规范后才能解除屏蔽。

6.2.2.5 侵权反诉通知指南——

微信公众号:访问kf.qq.com-微信-解除登录限制

微信个人账号:电脑访问weixin110.qq.com-侵权投诉-个人侵权投诉-微信个人用户侵权投诉反通知指引

4.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使用微信朋友圈时,您应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道德风俗习惯。如果您的行为违反当地法律、法规或道德风尚,您应当独立承担责任。

微信用户应避免因使用微信朋友圈而将腾讯卷入政治及公共事件,否则腾讯有权暂停或终止您的服务。

5. 免责声明

微信用户明确理解并同意,腾讯不就微信朋友圈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适销性、特定用途的适用性等。您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必须在您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个人风险。

6. 动态文档

本规范是一个动态文档。我们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更新或产品运营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您应该能够反复检查以获得最新信息。

七、定义及应用

本规范所称微信用户,是指所有使用微信及其相关平台和功能的用户,包括但不限于微信软件用户、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微信开放平台用户等。

本规范所称微信帐号,是指帐号体系中所有使用微信及其相关平台和功能的帐号,包括但不限于微信个人帐号、微信公众帐号、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帐号等。

微信公众号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内容和行为应遵守《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协议和规则的规定。

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内容和行为,适用《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服务协议》等协议、规则的规定。

八、实施时间

本规范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

本次更新时间:2015年3月15日

腾讯

2015 年3 月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