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封杀微软“小冰”

9158APP 0

一直以“高大上”的商业精英自居的微软,突然开始“卖萌”了。虽然《萧冰》给很多人带来了非常新鲜的交互体验,但它真的没有什么新意。中国用过微软聊天工具MSN的用户,应该不会对“萧冰”特别陌生,因为MSN比中国还流行的时候,上面就有聊天机器人,而如今的“萧冰”更“进化”了。

5月29日,微软智能聊天机器人“萧冰”上市。6月1日,腾讯全面封禁“萧冰”账号。短短一周时间,微软和腾讯在几轮“声明”中互斗。《萧冰》为什么会被腾讯封杀?这件事背后有什么秘密?

“萧冰”抢镜头。

“萧冰”团队在没有与腾讯建立完整合作协议的情况下先行发布,尽管5月29日的亲民发布会,颠覆了微软以往“高高在上、大而化之”的形象,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期待。

同一天,微软把其位于中关村写字楼的中国研究院的大会议室变成了德云社的会场。来自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于谦现身助阵,收微软新推的智能聊天机器人萧冰为徒弟,并表示以后会重点培养女徒弟的语言能力。

更有甚者,微软还让最近绯闻不断的“奶茶妹妹”章泽天以微软实习产品经理的身份亮相,给萧冰做产品演示。

必应搜索团队推出的智能聊天机器人萧冰被包装成一个可爱的90后女孩形象。萧冰显示为微信用户,只能在微信群中使用。添加萧冰的微信账号后,用户可以将其拖入一个微信群,只要群成员提到萧冰或@它,就可以与之对话。

萧冰可以实现两个功能:聊天和智能搜索。你可以像逗Siri一样逗Siri,也可以提问。萧冰会自动从必应搜索中找到相关信息,并以聊天的形式反馈给用户。

根据微软的数据,发布会结束后,萧冰官方发布页面的点击量在两小时内上升至48万次;第一批10万个萧冰账户在几个小时内就被认领了。截至31日,萧冰的微信群已攀升至150万。平均每组7个人,萧冰有超过1000万的朋友。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5月30日,因为用户的需求超出了微软的预期,萧冰的回答速度很慢,用户开始不满。"萧冰的反应速度跟不上.""萧冰邀请萧冰加入群聊,几个萧冰出现在一个群里."

微信订阅号上有很多虚假的“微软萧冰”;萧冰官方发布页面被域名劫持,无法访问;萧冰在网上遭到了痛骂。

腾讯迅速做出反应,于6月1日禁止所有“萧冰”。根据腾讯的公告,屏蔽萧冰的主要原因是收到大量用户关于萧冰是否泄露隐私的询问。经微信团队核实,“微软萧冰”存在模拟用户操作、诱导用户拉群、批量注册垃圾账号等违规行为。为了保障用户体验和安全,微信团队按照平台规范处理了此事。

以往反应迟钝的微软一反常态。在被封杀后的两天里,它发了几封公开信回应腾讯。

面对技术安全争议,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6月2日回应称,“萧冰”采用比微信本身更严格的隐私保护机制,其人工智能语言全部来自开放的搜索引擎网页信息和智能语言组合,不涉及任何聊天记录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在之前的声明中表示:“在上线之初,腾讯就与我们建立了沟通渠道。本着共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愿景,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任何形式的合作。”但腾讯没有回应。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在微软总部领导的全力支持下,萧冰于5月29日被迫上线。

腾讯否认了这一说法。腾讯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在萧冰的产品上线之前,微信团队一直没有收到来自微软的沟通需求。产品上线后,微软一直没有与微信团队直接建立沟通渠道。”

3日,腾讯微信再次回应,称已全面禁止微软“萧冰”在微信平台运营。腾讯在声明中强调“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链的交流平台”,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此类产品的运营模式严重损害了用户体验,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并表示“腾讯自己不会开发类似的产品。”

微软vs腾讯:萧冰安全吗?

在腾讯将所有封号让给之后,微软这个“巨头”在继续卖萌的同时,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信,指责企鹅号的“屠杀”行为。萧冰官方微博(18.65,0.11,0.59%)和“微软冰淇V”也更新了这样一条状态:“企鹅欺负我,不让我说话,求公道。”

“5月30日,微软与微信市场部建立了正式的邮件沟通,正面回应了微信团队提出的问题,并建议双方进一步讨论加强合作,目前仍在等待微信团队的回复。”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微软一位内部人士也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微信对合作形式非常谨慎。毕竟,“萧冰”也是一个新事物,但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新体验。

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微信是一个基于熟人关系链的交流平台。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信息技术的便利,但它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类产品的运营模式严重损害了用户体验,给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腾讯自己也不会开发类似的产品。任何第三方在微信平台上的开发运营,都必须遵守微信平台的规则,尊重用户体验第一的原则。”

可见双方各执一词,但基本信息已经确定:双方合作未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腾讯封杀萧冰几乎是必然的。“如果萧冰在群内,就有可能获得整个群成员的信息和聊天记录,这无疑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可以为微软提供更丰富的实时大数据。如果萧冰同时向数百万用户推送任何信息,影响力将是惊人的。微信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怎么会是别人的婚纱呢?而且万一隐私泄露,腾讯要承担责任和风险,却没有任何收获。腾讯为什么要做?毕竟微软‘萧冰’也是带有商业目的的产品。”他说。

“不排除用户数据泄露的存在,要看微软对‘萧冰’的隐私保护机制是否足够严格。”罗兰也说了。

原来利益分配没商量好。

“腾讯这么紧张,是因为萧冰会通过学习‘点餐’、‘购物’等功能,触动腾讯的利益。这是入学之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问题的症结在于,微软在推广“萧冰”之前没有与腾讯进行充分沟通,直到“萧冰”上线才谈及相关利益分配。

事实上,“萧冰”R&D团队相当年轻。据了解,除了章泽天,萧冰还有一名90后实习产品经理和多名80后、70后产品经理。

在cmnet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看来,微软这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产品团队,并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平台经济思维,必须给平台商充分的利益,而平台商只有绑定双方的利益,才会打开合作的大门。

此前,微软表示不会将萧冰商业化。分析认为,除了推广必应,微软发布萧冰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利用微信的用户流量积累大数据,从而提升必应的产品体验,探索移动生活服务和智能搜索。

“这里的关键是,萧冰没有给腾讯带来实质性的价值。如果萧冰直接入驻微信,对腾讯就没有价值和吸引力了。”上述人士表示。

腾讯公关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封杀萧冰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不符合微信的隐私政策。“萧冰是以微信私人账户的形式进行的,但其隐私政策并不适用于所有用户。比如萧冰被拉进一个微信群,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认可。一旦隐私泄露,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的确,随着微信的成长,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一直在加大。3月,微信大规模封杀了一批涉嫌发布违法信息的公众账号。最近腾讯自己也出台了政策,限制基于微信的营销,以及一些影响用户体验和安全的事项。

微软转型的一次实验。

事实上,萧冰是微软体系中的一个奇葩。它没有经过“正常的酝酿程序”,但其背后却反映了微软的变化。

过去,微软发布一款产品需要30-36个月,而“萧冰”只需要6个月。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款产品的推出得到了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齐鲁的肯定,也是必应搜索在中国去中心化、本地化后的第一款产品。

本报记者从微软了解到,齐鲁上任后,微软提出的战略是“中国第一”,必应希望未来在中国有更多的本土创新,然后试图将本土创新的成果推广到全世界。“因为我们发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比美国更激烈,如果这个产品能够在中国市场得到认可,我们对国际市场的推广就有很大的信心。”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品牌与产品市场负责人李迪表示,“萧冰”的诞生源于2013年底和他的团队的一次头脑风暴。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采用聊天机器人的形态作为产品的最终形态。

上网本是必应推出的百科知识收集搜索产品。在结构化了无数的信息之后,它可以为聊天机器人的想法提供基本的支持,使得“微软萧冰”的回答数达到1500万,而且还可以继续增长。

2014年1月,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齐鲁访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品牌总监李迪代表萧冰团队向齐鲁汇报,希望借助微信等微软以外的社交平台推出智能机器人“萧冰”。

“萧冰”的背后是微软Bing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方面的技术积累。用户可以通过微软必应官网认领,添加为微信好友并拉入微信群进行群聊。

4月,在看过“萧冰”的整个实际操作过程后,齐鲁正式决定立项,产品进入封闭开发状态。5月29日,《萧冰》正式上映,整个项目耗时不到半年。

再一次,微软当然不甘心萧冰目前的结局。据知情人士透露,针对萧冰的禁令,微软将采取重大措施。"不排除宣布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结盟的可能性."在此前的声明中,微软表示,第二代“萧冰”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

但是,第三方平台的“萧冰”如何在二代产品上有大的突破,成了大家心中的一大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