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苹果新手机发布会的临近,越来越多有关iPhone 14系列的消息被泄露,而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价格。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铸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iPhone 14全系列将上涨100美元,国行版iPhone 14系列价格将上涨约1000元。
例如,128GB版iPhone 13 Pro售价为7999元,128GB版iPhone 14 Pro售价将上涨至8999元。涨价幅度已经达到了1000元的水平。只有苹果有这样的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发布新款iPhone 14手机之前,苹果中文官网很少列出老系列的“折扣”,目前iPhone 13系列的降价幅度为600元。
显然,苹果已经开始为新款iPhone 14的上市做准备,并打算首先清理iPhone 13系列的库存潮。
据外媒报道,库克计划停止将新手机价格提高100美元。也就是说,iPhone 14系列的价格可能会与iPhone 13系列保持在同一水平。这是良心的发现还是另有目的?
因此,消费者非常喜欢苹果这种“增量不涨价”的操作,iPhone 13系列也受到国内消费者的疯狂追捧。
表面上看,苹果似乎找到了良心,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国际汇率的影响,消费者可以以所谓“更低”的价格购买iPhone 13系列手机。
为什么只有苹果“加量不加价”的行为被消费者无限放大?显然,国内消费者还是更喜欢国外手机品牌的受欢迎程度。
即使库克真的停止了iPhone 14系列的涨价计划,在笔者看来这也只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行为。
在全球疫情影响下,苹果并不是唯一一家受到原材料上涨、代工成本上升、芯片短缺等问题影响的手机厂商。
其他手机厂商会涨价吗?更不用说提价1000元了,这不仅弥补了成本的增加,还有可能增加苹果的利润率。
要知道,全球智能手机市场75%以上的利润都被苹果赚走了,现在他们需要利用涨价来增加盈利能力。
这与苹果取消有线耳机和充电头的举措相同,打着“环保”的幌子,但依赖于从消费者手中取消所有有线耳机的充电器和配件。
苹果只能做这种“两面赚钱”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消费者确实对苹果无限宽容,这也给了苹果继续鄙视国内消费的更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