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搅局”跨境电商 短期内冲击力有限

9158APP 0

在抖音上看短视频,不知不觉地被宣传、下单,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日前,抖音APP低调上线了名为“抖音进口超市”的新店。据悉,这是抖音电商旗下的自营跨境电商业务。由于是新店开业,目前店内商品数量比较少,只有28款左右。其中比较知名的是Dr.Jart+和JMsolution的贴片式面膜。

来源:抖音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进口超市销售的商品的进口税已包含在商品价格中。经过国内综合保税仓库查验,再由内地海关运往消费者手中。

事实上,这已经是抖音电商推出的第8个自营业务。此前,抖音已在站内开通了美妆自营电商业务“美丽心选”和自营酒类电商业务。业务包括“朝酿黄昏饮”(更名为抖音电商酒类旗舰店)、周边文创电商“抖音文创”、农产品电商业务“源选”、快时尚服装电商业务“飞天”“云之尚”、主打低价的“超平价店”,“抖音超市”于今年1月28日悄然上线。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出抖音的电商拓展思路是从“吃喝”等刚性需求入手,逐步向其他细分电商领域拓展。

最新抖音进口超市的上线,标志着抖音在跨境进口电商领域正式“终结”,填补了抖音自营跨境电商的空白。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然而,在这个市场中,天猫国际和京东国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9.6%和20.1%,两者合计的市场份额为39.6%和20.1%。市场占有率接近60%。

来源:工研网

正是因为“两大巨头”的存在,一些中小型跨境进口电商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过去几年,阳泉楼空、美丽说HIGO倒闭、丰渠海购倒闭、淘环球倒闭、网易考拉被抛售等新闻也体现了“海购”的艰难。 “ 追踪。

在此背景下,抖音能否成为“抖音进口超市”?能否改变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

新市场的“鲶鱼”

由于国内网购人口已达到人口上限,国内电商市场进入现有市场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现有市场的博弈下,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货架电商、种草电商等多种电商形态正在走向深度融合,这也导致电商逐渐走向融合。融合当前电商平台的玩法。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抖音电商面临的一大难题。

跨境电商是公认的经济增长点。 7月13日,海关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的优势和潜力持续释放,进出口额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进口2760亿元,增长5.7%,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京东国际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京东跨境进口购物交易额增长64%,跨境进口购物用户数量增长近30%,跨境进口商品数量增长43%。

也就是说,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我国进口消费品线上市场都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此背景下,抖音自然想要在跨境进口电商中分得一杯羹。

而且,抖音在跨境进口电商方面确实有很多优势。一方面,抖音逐步完成了流量的去中心化,并借助算法推荐机制+直播电商+种草电商的闭环形成了打造爆品的能力。这种打造爆款产品的能力,未来可以很好的复制到进口产品上。

另一方面,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已在海外本地运营多年,在多个国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例如,TikTok目前在拉丁美洲的巴西有7407万用户,在墨西哥有1100万用户。这些用户数据可以帮助TikTok快速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喜好和习惯,也为将当地产品引入国内奠定基础。凭借多年的本地运营经验和人脉关系,TikTok在海外代购商品时也能避免很多陷阱。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国内跨境进口电商的竞争格局也趋于稳定。抖音此时已经入局,可以暂时忽略中小竞争对手,只需要面对天猫国际和京东国际两大玩家。只是对手。

中小“海购”企业为何遭遇“团灭”?

广义的跨境电子商务概念是指属于不同关境的贸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通过跨境物流交付货物,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交易。

真正意义上的跨境进口电商(严格来说应该叫“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是指中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从国外购买商品。平台经营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进行采购。 “网购保税进口”或“直购进口”并海运进境的消费行为。

过去几年,国内涌现出一批明星跨境进口电商企业。但近三年的特殊背景下,全球供应链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再加上电商巨头的先发优势,很多中小平台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长江码头的融资历史。来源:企查查

以阳毛为例。公司成立于2009年,已经历10轮融资。股东名单包括招商资本、AB资本、天润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2017年,阳泉以26.3%的市场份额位列跨境电商第一,将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甩在身后。但随后几年,长江码头的业务发展受到阻碍,订单下降。 2022年9月,被曝阳泉上海总部“人去楼空”,一个明星创业项目落空。

除了阳泉之外,曾经著名的跨境进口电商明星企业还有美丽说HIGO、丰趣海淘、淘环球、GMALL全球购、海天下等。全部消失了。

一位分析人士总结称,一批跨境进口电商面临的不可调和的现实矛盾,是“洋码头”被“歼灭”的根本原因。

首先,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获客成本高与国内市场不成熟之间存在矛盾。国内某广告公司广告优化师刘明告诉我们,与大型综合电商平台相比,海外购物平台对用户的精准度要求更高。在实际的广告投放过程中,其获客成本往往是大型综合电商平台的2-4倍。正如刘明所说,即使2019年京东、阿里巴巴平均获客成本为390元/人,海购平台的获客成本也接近800元/人。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除了获客成本较高之外,为了建立用户信任并持续占领用户心智,邀请明星代言、赞助综艺节目也成为不少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的常规策略。比如美丽说HIGO曾经赞助过《奔跑吧兄弟》、网易考拉赞助过《向往的生活2》等等。

但在高昂的投资成本下,跨境进口电商APP存在用户复购率低、渗透率低等问题。

再加上近年来国货日益崛起,不少平台也面临着流失大量用户订单的困境。

其次,平台引以为傲的商业模式与持续亏损之间存在矛盾。这些跨境进口电商大多以买家制为主要模式,而买家模式下最大的风险就是商品质量难以把控。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4000多条针对羊锻的投诉,其中不少与羊锻的产品质量有关。

来源:黑猫投诉

更重要的是,价格战从未因商品同质化而停止过。例如,2015年初,阳泉、米呀宝宝、考拉海淘等进口电商网站宣布旗下产品大幅降价。标志性进口母婴产品花王纸尿裤的价格从一年前的120元涨到150元。已经跌至100元以下,甚至跌至3月份最低价68元。

大幅降价和巨额补贴,整个行业正如火如荼地走向高潮。但正是这种“低价抢用户”的方式,让很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压力。

三是资金需求高增长与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市场份额持续挤压之间的矛盾。 “烧钱换市场”是资本驱动下的互联网行业最常见的招数之一。然而,这对于获客成本较高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来说,无疑透支了行业。

资本“止血”后,不少平台要么转型,要么卖身,要么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行业资源日益集中在京东国际和阿里巴巴国际手中,形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抖音短期影响有限

拥有7亿日活跃用户(数据截至2022年11月)的抖音自然不需要像中小型跨境进口电商平台那样担心流量和用户。但在与京东国际、阿里巴巴国际竞争时,供应链能力仍然是制约抖音电商的一大短板。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物流目前拥有90个保税、直邮、海外仓,面积达90万平方米,并拥有通过合作获得的1000条航空货运航线。菜鸟跨境仓面积300万平方米,货运包机245架次。今年6月,菜鸟每周有8班从中国飞往巴西的货运包机,并在巴西、智利、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建设了自动化配送中心、海外仓和自提柜。其本地快递仓储及配送网络覆盖巴西全境。未来,菜鸟还将把“巴西模式”复制到更多国家。

但抖音在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的布局显然不如拥有多年经验的京东和阿里巴巴。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商平台价格战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旦京东国际、天猫国际未来推出类似的“百亿补贴”策略,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会随着补贴的下降而下降。抖音的跨境进口电商定价策略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总体来看,短期内抖音对国内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份额的影响有限。

拥有多年电商行业经验的王帅指出,现阶段抖音跨境进口电商业务最需要做出的调整是放弃内部的“快进、快进”。出”文化。跨境商品质量难以控制。不少中小型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此前都曾遭遇过质量问题。京东国际和阿里巴巴国际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是,双方都对自己的产品形成了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

因此,抖音现阶段应该从某个子品类开始,内部逐步形成相对完整、规范、流程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后,再横向拓展到更多品类。毕竟,与京东国际、天猫国际相比,抖音的电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