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死磕”即时社交 多闪是不是“多此一举”

9158APP 0

2019年元宵节期间,抖音在视频社交应用“多闪”上斥资1亿,目标简单明确:新增——名用户。但这样的场景只持续了几个月。几个月后,主打兴趣社交的“飞捞”接棒,扛起了抖音社交大旗。

接下来的四年,无论是闪现,还是飞扬,都经历了很多坎坷。直到近日,多善再次更新,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9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多闪官网将自己定位为“多闪抖音聊天官方应用”。

2023年,多闪削弱了短视频功能,强化了即时社交元素。消息列表和通讯录的加入,让它更像是抖音版的微信。痴迷于社交的抖音会等待“必有报应”的结局吗?

选择:聊天>短视频

抖音继续在多闪上尝试社交网络。据Tech星球消息,抖音社交产品多闪时隔近半年迎来重大版本更新。其网站显示为“多闪抖音聊天官方应用”。

据悉,Multi-flash之前的版本虽然以社交为主,但仍然以短视频为主。新版本的短视频属性只保留在聊天框和多闪的“视频瞬间”。整个产品有较大的社交份额,还具有消息列表和通讯录。

与抖音App相比,多闪就像是一个“配套”工具,去掉了短视频方块,放大了消息功能。多闪App的导航栏有五个选项。除了占据C位的拍摄功能外,两侧分别是“聊天”、“好友”和“通讯录”和“我”。

“好友”栏目展示好友发布的短视频,类似于朋友圈短视频版。除了显示抖音好友外,“通讯录”还支持推荐新好友、添加新好友、链接手机通讯录等。

“我”部分与抖音的“我”部分类似。它作为短视频作品的展示页面,但除了抖音商城、我的订单、观看历史等社交之外,没有其他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右上角其他功能版块中保留了“我的钱包”选项。

多闪越来越像微信了。但当用户已经可以在抖音上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时,多闪的分离是否“没有必要”呢?互联网投资人庄明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从内容社区到社交网络,本质上是一场围城”。

他解释说,社交网络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社区大致相当于内容社区,即一部分人生产内容,大部分人消费内容。在中国互联网的背景下,这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形态,但由于界限模糊,双方都想探索对方的业务范围。

“而抖音一直是一家凡事都要做好、碰壁了就绝不回头的公司。当社区业务变得无比强大的时候,不做社交是不可能的。”在庄明浩看来,“只要有更多Flash存在,抖音的社交痴迷就会存在。”

多次闪现是否足以改变抖音用户原有的习惯?对于这个问题以及多善的定位,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抖音,但没有得到回复。

某种程度上,抖音社交可能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理解。近年来,抖音大举进军电商和外卖领域,并以多种方式蓬勃发展。社交网络只是其中稍逊一筹的部分。

“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在朝着‘大一统’的方向发展。”庄明浩表示,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了零和博弈的阶段,就连前几年占据主导地位的短视频业务也出现了见顶的迹象。企业不能平躺,所以需要做一些新的事情。无非就是在自己现有的业务基础上,再前进一两步,尝试别人已经验证过的赛道。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短视频用户数量同比仅增长8.3%,但已占全部互联网用户的94%。

矛盾:独立还是依赖

多闪于2019年1月15日上线,公开报道提到,这是抖音首次推出独立社交产品,也被业界视为抖音正式进军社交领域的关键节点。

一个月后,元宵节期间,多善推出“元宵欢乐会”,发放亿元红包,成为其亮点时刻。但随着补贴的取消,多闪的下载量从2月初开始出现断崖式下降。

庆幸的是,多闪并没有被彻底抛弃,多闪这几年的几次更新也成为了抖音在社交赛道上“奋斗”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多闪的最后一次重大更新是在2022年11月。当时,多闪放弃了原有的短视频和文字聊天功能,专注于基于摄像头的限时社交玩法。用户可以同时体验前置和后置摄像头的拍摄。系统每天不定期向用户随机推送照片通知,只有参与的人才能解锁好友的照片。

多闪的反复修改或许也揭示了抖音社交尝试中的无限矛盾:多闪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社交产品,还是抖音的“子集”?

在庄明浩看来,抖音内部可能也陷入了这种矛盾,而这种内部矛盾的外在表现就是抖音的一次次修改。

多闪是抖音痴迷社交网络的代表,但并不是唯一。除了抖音,抖音还押注了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飞聊”,并尝试了元宇宙社交,但最终大多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

对于抖音对社交的痴迷,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瀚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首先,社交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之一,具有极高的用户粘性和使用频率。可以给平台带来收益。实现持续的流量和用户粘性。其次,社交也是用户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抖音可以通过社交产品的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最后,社交也是抖音实现商业变现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交产品的开发,我们可以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江寒说道。

庄明浩提到,在互联网公司的思维中,大家普遍认为社交留存和关系链的绑定自然比内容的绑定要好。

“抖音肯定也想拥有自己的微信,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再造一个微信已经不可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找一个更‘狭隘’的。”产品建成了,于是今天的多山版本就诞生了。”庄明浩说道。

挑战:打败微信的不会是“新微信”

每个互联网公司可能都想拥有自己的“微信”。这段故事情节还得从2019年1月15日说起。那天热闹的地方在于,主角不仅是抖音的抖音,还有快博创始人王欣推出的“厕所MT”升级版罗永浩快如科技推出的子弹短信“聊天宝”。

外界形象地形容为“战吕布三杰”。原因在于,三款App虽然各有特色,但匿名、短视频、视频+图片等玩法都针对微信的劣势。

时至今日,社交网络也是互联网公司的“白月光”。不久前,小红书刚刚上线了“寻找约炮”功能。就连腾讯自己也还在尝试。上个月,有媒体报道称,腾讯正在内部开发一款名为“M8”的社交应用,定位为基于地图的虚拟社交产品。

姜瀚分析,互联网企业痴迷社交,主要是因为社交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之一。具有极高的用户粘性和使用频率,能为平台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和用户粘性。同时,社交网络也是用户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人际交往、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需求。

后来者越来越多,但微信始终是一座大山挡在路上。姜瀚认为,作为社交领域的领导者,微信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社交关系链,这使得微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尽管其他各大公司不断试图挑战微信的地位,但微信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粘性,仍然在社交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庄明浩将微信的“护城河”放在了迁移成本上。他引用了一个“定律”,即互联网产品用户的转移成本=体验成本+迁移成本。

庄明浩解释说,早些年,我们通常可以在纯产品端的体验成本上拉开差距,但在产品设计开发的现阶段,在体验端几乎不可能做出比微信更好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体验成本的增加无法弥补用户迁移成本的负增长。

“打败微信的,一定不是‘新微信’。”庄明浩认为,目前互联网企业在社交方面的尝试仍然停留在“以微信的方式对抗微信”的思路上,无非是利用企业市场作为工具。一个突破点是,应用在C端远非易事。 “真正的突破点是用一个新的产品来满足原来的场景,可惜这个新的东西还没有被发现。”